提起来普瑞巴林,想必绝大多数人并不陌生。它就像一位精准的“疼痛信号干扰员”,可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纤维肌痛等多种慢性疼痛,还能辅助治疗癫痫和焦虑障碍,是临床常用的“疼痛克星”。然而,长期服用需牢记这四大用药细节,才能在保障疗效的同时降低风险。
细节一、用对剂量
普瑞巴林用于疼痛治疗时,为了给身体一个适应期,建议从小剂量开始服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头晕、嗜睡等副作用的发生。随后根据治疗效果和耐受性来逐渐增加剂量。
细节二、逐渐停药
如需停用普瑞巴林,建议至少用 1 周时间逐渐减停。这主要是由于普瑞巴林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突然停用会使机体不能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出现撤药反应,如失眠、头痛、恶心、腹泻、焦虑等。
细节三、警惕不良反应
是药三分毒,普瑞巴林也不例外。长期用药过程中,普瑞巴林也不可避免的会引发这些副作用。常见的头晕、嗜睡、口干等,出现后应避免驾驶、操作精密仪器,以防意外;二是罕见但严重的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情绪异常(如抑郁、自杀念头),一旦发生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细节四、特殊人群需谨慎
肾功能不全者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避免药物蓄积损伤肾脏;孕妇、哺乳期女性需权衡利弊后使用。老年患者身体代谢较慢,需从低剂量开始,同时监测血压变化,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