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世界局势风云巨变,“美苏争霸”越发激烈,全球战略平衡即将被打破。面对苏联的威胁美国总统尼克松就想通过改善中美关系来分散苏联的威胁,其实就是美国想联合中国对抗苏联。前期中美之间已经展开了多次就中美高层见面准备工作的秘密谈判。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打前站秘密访华。基辛格此次秘密访华与中国讨论国际形势和尼克松访华的相关事宜。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正式开始对中国进行访问。1972年2月28日,中美共同发表上海联合公报,宣布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这标志着中美结束了20多年的隔绝状态,同时也预示着中美关系新时代即将开始。美国为何此时对中国抛出橄榄枝呢?其实美国为了对付苏联开展了“均势外交”,调整对亚洲政策。

•美国陷入越战泥潭
1961年肯尼迪政府为了支持南越政权对付北越,派遣100名美军“特种作战部队”和军事顾问进入越南,这标志着美国直接军事介入越南。1964年8月,“北部湾事件”,北越鱼雷艇袭击美国军舰,美国以此为由扩大对北越军事行动。美国从此被卷入越南战争,并最终深陷战争泥潭。
约翰逊总统上任后授权对北越进行大规模空袭,并且增加美军在越兵力。然而,美国没想到北越擅长游击战术,打完就跑绝不和你周旋。美军低估了北越的能力,原本美军计划快速解决战斗被打成了持久战,持久战消耗太大美军耗不起。美军不仅每月耗资多达20亿美元在越南战争上,而且美国大兵伤亡还惨重。如果一直这样耗下去北越这边有苏联源源不断的援助支援,而美国这样耗下去对美国非常不利,此时美国陷入两难。

•苏联核武技术发展领先
美苏争霸中核武器是最激烈的一个领域之一,随着时间推移苏联不仅在核武器技术方面超过了美国,而且在核弹数量上也和美国超过了美国。苏联核武器发展迅猛让美国感受到了很大的压力,此外太空军事化方面苏联也取得了巨大收获。如果苏联一旦在太空部署核武器,那么美国本土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中苏关系出现嫌隙,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中苏之间产生了裂痕。1968年8月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后,中国开始对苏联扩张主义表示担心。随后中苏边境不断发生冲突,而在1969年3月珍宝岛战斗后两国关系裂隙增加到了极点,两国在边境地区都大量陈兵。美国尼克松正是注意到了这一点,他认为中苏关系的恶化为中美关系改善提供了契机。
中国成立以来,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这也让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面对这样的国际形势,美国总统尼克松认为应该尝试和中国联系改善关系。尼克松认为改善中美关系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苏联的力量扩张,而且也能保障亚洲以及全世界的稳定与和平。

1972年尼克松访华,使得中美两国关系开始“破冰”,使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美建交推动了世界和平与经济流通,这外交事件堪称20世纪政治史上的重大里程碑。中美关系的改善对中国的意义同样重大,这使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联系更加紧密,彼此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为之后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后来尼克松访华的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这说明了尼克松访华这个重大外交事件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