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带学生,我越来越发现一个现象:
孩子们的焦虑,比我们老师这代人提前太多了。
以前大学毕业才会开始紧张,现在高中学生都开始担心:
老师,我以后会不会找不到工作?
甚至有孩子说得更严重:如果我以后没用怎么办?是不是会完了?
每次听到这些,我这个当老师的心里都不是滋味。

我们大人可能一句玩笑话,说好好学习,不然以后没饭吃,可孩子是当真的,他们会真的以为不上高中、不读大学,就会被社会淘汰,好像未来就只有一条又窄又黑的路摆在那。
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说句掏心窝的话:孩子们真的不需要担心找不到工作。
在我这么多年教书的经历里,看过太多走出学校的孩子,学历不同、性格不同、能力不同,但几乎没有一个因为没书读就活不下去的。
社会远比孩子们想象得宽松一些。
你去看看一个城市里那么多岗位,销售、服务员、快递、外卖、文员、保安…
哪一个是一定要清北毕业才能干的?
甚至很多在我们看来不体面的工作,收入和稳定性都比白领好得多。
孩子们真正害怕的从来不是没有工作,他们害怕的是我不够好我达不到期待我会让爸妈失望,这些才是压垮他们的东西。
而且,现在很多孩子不是担心未来,而是太累了。
长期高压学习、层层排名比较、家长期待和老师提醒堆在一起,孩子哪受得了?
很多孩子在课堂上头痛、胃痛、胸闷,医院查不出问题,其实就是焦虑累积太久了。
他们不是不努力,而是撑不住了。
可惜有的家长只看见成绩,看不见孩子的情绪。
孩子明明已经撑到极限了,却还被骂不争气。
这种误解,会让孩子更加绝望。
我常对家长说一句话:孩子学习累了,是需要休息,不是需要逼。
越是焦虑、越是害怕未来的孩子,其实越是懂事、有责任感,希望可以靠自己撑住生活。
他们担心的不是找不到工作,他们担心的是自己给不了父母一个体面的未来。
但我们大人要告诉孩子,未来不是只有一条线,不是考不上高中=废了大学没上好=一生完蛋。
人生不是考试答题卡,选错一个选项就没有机会改了。
很多孩子十八九岁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甚至二十一二岁也不清楚,可社会的选择是很大的,他们试几次、换几次,终究能找到方向。
那些说学历不值钱的声音,也不必太当真。
学历依旧是敲门砖,但不是决定命运的枷锁。
大学读什么,不决定你以后吃什么饭;
第一份工作收入多少,也不代表你未来能走多远。
孩子成长是一辈子的事,不是一场考试能定输赢。
老师见得太多了,有的学生高考结束迷茫得不行,后来在社会上越混越开朗;
有的学生大学毕业找不到心仪的工作,熬过那段空窗期后反而更清晰了方向。
人生的路,都是一步步走清楚的,急也急不来。
孩子们必须知道的是:工作不是有无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遇到合适的。
你十八岁没方向很正常,你二十岁怀疑自己也很正常,你二十二岁工作不顺利更正常。
没有人一开始就知道自己的一生要干什么,大部分人都是边走、边看、边试错、边成长。
只要愿意迈开步子,不躺在焦虑里,路一直都在那。
反而是心态,比读什么学校更重要。
一个心态稳的孩子,就算起点低一点,也能走得长久;
反之,心态乱、情绪紧绷,再好的起点也有可能被卡死。
作为家长,最重要的不是替孩子把路铺得有多宽,而是让孩子相信:
遇到再大的事,我都能慢慢处理,我不会因为一次考试、一个选择、一份工作就被贴上没用的标签。
所以,我特别想对老师的学生们说一句:孩子们,你们别怕未来,也别怕走慢。
真的没有人会因为没找到理想职业就活不下去,社会永远有位置给愿意试、愿意学、愿意努力的人。
你们应该担心的不是工作找不找得到,而是自己有没有把身体和心态照顾好。
把自己照顾好了,你想要的生活自然能一步步走到你身边。
我们做老师的,更应该告诉孩子:
你的价值从来不靠一份工作来证明,你本身就值得被爱,被期待,被看见。
未来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可怕,它其实比你想象中温柔。
只要你不被焦虑吓倒,不断往前走,哪怕慢一点,也会走出属于你自己的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