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清明”节气,又称踏青节,春季的第5个节气。我国古代将清明分三侯:“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思是在这个时节阳气日盛,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再四处溜达卖萌,偷偷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纳凉,取而代之的,则是大摇大摆、喜欢晒太阳的鹌鸟,然后,最让人感叹的美景出现了:在雨后的天空中,有机会见到彩虹了!
清明出现的花信风候为“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古代清明诗中,常常写到桐花。如白居易《桐花》诗说“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白居易《寒食江畔》诗说:“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这意思是说,看到紫桐花,就意识到是清明时候了。清明节气开始之第二候代表的花信风,就是被称为“轻化细细”“万顷雪光”的“寿命最短”之花——麦花。柳花开时思亲浓,人们喜欢清明插柳,喜欢吃柳芽,古今文人墨客也总吟咏柳树柳花,或是折柳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掌握农时、安排农事。而中医认为,自然界气候的正常与否与疾病密切相关。如冬季该下雪不下,呼吸系统疾病高发,春天迟迟不到,传染病可能就有流行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