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环的起源来源于治病,你知道吗?古代东海的海边有一个村子,村子旁边有一块很大的礁石,村里人都以打鱼为生,过往船只都叫这个村子为渔礁村,渔礁村有一对夫妻生了一个聪明美丽的小女孩,和村里的小伙伴一起长大,但有一天小女孩患了眼疾,后来甚至双目失明了,这期间只有村里一个郎中的儿子始终陪着她鼓励她,小男孩夜夜苦读医书、精研医术,郎中本就与渔民夫妻关系融洽,看儿子如此上心于是动了恻隐之心,便开了药方让女孩子服用,过了一段时间,女孩的视力略微有一点点恢复,但依旧还是灰雾蒙蒙,恢复光明看来仿佛是远在天边、遥不可及的梦;好在女孩也不气馁,依旧和往常一样每天帮父母干活、分担家务劳动;
有一天,男孩从路过的客船一位游历各国的商人手里得到一本医书,系统地介绍了很多医学知识,男孩如获至宝,翻开书后就手不释卷,一段时间后本就有一些基础的小男孩全面掌握了诊疗方法和技巧,包括耳朵的经络穴位分布、耳朵与人体各脏腑器官的对应和各种针刺手法,这一天是中秋节前一天,小男孩来到女孩家里,在女孩的耳垂上各刺一枚银针,当时女孩的眼睛就微微发热,有所感,第二天中秋节女孩醒来睁开眼睛,就看到了微光,随后与家人一起到男孩家送月饼感谢,晚上两家人一起吃饭赏月、饮茶吃月饼🥮好不快活;不多久,姑娘双目渐渐复明了,再后来为了巩固复明效果,男孩把自己用珍珠贝壳亲手串好的耳环戴在了女孩的耳垂。可惜有一天男孩出海遇到大风浪,不见踪迹;后来这串珍珠贝壳耳环一直陪伴着女孩,哪怕后来女孩辗转谋生离开了渔村,十几年后的一个中秋节,有一天在渔村礁石旁,一女子摩挲着礁石上的苔痕,恰在此时,有一艘渔船从远方驶来,船上下来一男子,看面容仿佛见过,而男子看了她一眼走过,却又折返回来,盯着耳环问到:“姑娘是否以前曾经失明过?”
两人久别重逢后终于在一起,而女子戴着耳环更是日益俊俏、眉清目秀,他们的故事传开后,许多妇女竞相仿效在耳朵上戴上贝壳珍珠耳环,于是耳环便流传起来了。
至于耳环被董仲舒之后的腐儒以及程朱理学之类及其它等等派系归并为“规范女子仪容礼度”、并称之为为“传统文化”,就更是无稽之谈,那是后来的人牵强附会,再说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混杂有糟粕,那些糟粕总想混在精华里面浑水摸鱼、鱼目混珠……就看你自己有没有辨别能力了。
最初的起源 耳环就是治眼病。即使据考古学家发现,耳环的雏型早在50万年前,周口店的中国猿人已开始用石头、兽牙或贝壳来制成耳饰了;在汉代出土文物中,发现不少磁石、玉、水晶、玛瑙制成的耳环;在古代埃及、希腊、罗马常用金银制成盆状的耳饰或者捻成细丝,编成各种耳环。——即使如此,耳环的发明在最初也是因为它实实在在的治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