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真不知道有些传统汽车品牌一年在卖100万台,你在华为和理想这些新势力头部面前,有什么好牛逼的[微笑] 问界2024的目标是50万,理想是80万 我们都算水分砍掉10万,那就是40万和70万 绝对数量来说,肯定还是落后有很多传统品牌的 但你不能算小账,一算小账,魂飞魄散 ●产品单价差多少? 理想2023年35万,24年随着高端产品线扩充,应该不会低于这个数 问界从M9上市之后也会大幅度拉升客单价,目测也会往30万以上走 很多自主品牌有没有15万? ●毛利差多少? 智选车还不好说,计算模式比较复杂 理想可是妥妥的20%+毛利 这还不能算绝对值,一算绝对值,那就要拉上前面的高客单价 人家卖一台车顶你两三台,理想在2023年的毛利,已经超过很多百万出货量级别的车企了 ●局部战场能集中的资源差多少? 产品就是局部战场 传统品牌总的资源的确比新势力要更多,但他们玩的都是车海战术,然后靠大量的供应商来干活 某家新势力曾经做过估算——传统品牌大概是3000人不到/每款车 这还是非常好的情况,是建立在这个传统品牌还有意识追赶的情况下 有一些大家公认比较烂的品牌,可能造一台车也就集中了1000人左右的开发资源,剩下全在使唤供应商干烂活 理想现在3台车,但我们都知道他就是1.5台,MEGA也是后面M7/8/9纯电的大哥 这么算的话,理想全公司每年大概就做2台车,「套娃」实际上让理想在局部战场集中了数倍于对手的兵力 华为就更不用说了——M9这种旗舰级产品投入的资源,是传统车企远远不能想象的天文数字,「万人」级别绝对是有的 而且新势力都非常专注于本品牌,不搞过去那套“多生孩子好打架”,资源集中度又要更强 新势力头部又都非常认同爆款策略(不认同的自然被淘汰了) 单款产品销量越高,成本就被摊得越薄,毛利更丰厚,研发就能获得更多的资源,而且内部信心会非常爆棚,完完全全的正向循环 有位新势力的超级大佬跟我描述了这样一个梦想——“将来我要用3万人集中资源打造1台车,每年卖他100万!” ●最后 某些厂家一年是能卖100万台,但其实虚浮的不得了 多品牌本身就严重分割了大量资源,内部的摩擦损耗非常大,一群占山为王的人还能把利益给你吐出来吗? 车海战术进一步恶化了局部资源投入的劣势,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抄超新势力的产品都抄不出来—— 抄作业,你起码得付出相当的人力资源吧,没有人你怎么抄? 然后这100万台里面大部分都是客单价非常低,在10万左右,甚至10万以内徘徊的产品;无法给企业贡献丰厚的毛利,以支撑高强度研发,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以前汽车行业只有两种模式: 1.狂造工业垃圾去铺中低端市场,抠到连收音机都是手动的 2.奢侈品逻辑,凭空制造阶级优越感来割韭菜,获得不该拿的高额利润 —————— 但我想这些逻辑,一定会被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过来的科技进步逻辑完全取代掉: ●先做高端,用超级强悍的科技含量、卷生卷死的产品迭代速度,产生中小型「爆款」,打掉原来汽车行业的奢侈品老古董 立住高端品牌→获得高毛利→支撑高强度研发→拿出更狠的科技→更彻底的淘汰老古董 ●然后从高往下打,按照价位段进行技术下放,同样卷生卷死,牺牲部分毛利来搞出年销百万级别的「超级爆款」,摊平整体研发成本,彻底淘汰工业垃圾 ●在这两个全新的逻辑里,高毛利并不是割韭菜,因为它被投入了更高强度的研发 高毛利支撑高研发,超高密度资源砸进去,产生超级爆款,带动汽车行业甚至辐射到更多行业的发展,这才是健康发展的唯一道路
说实话,我真不知道有些传统汽车品牌一年在卖100万台,你在华为和理想这些新势力头
旗胜
2024-01-26 09:32:35
0
阅读:75
用户30xxx72
高科技老头乐,大冤种才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