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应当被如何定义
宇浩谈文学
2024-03-04 00:22:19
[爱心R]自从有了自媒体后,身边的新闻除了从“新闻联播”、广播和报纸这些传统媒介了解到外,还可以从头条、微博、微信、各大网络平台上获取想知道的即时信息。新闻的传播也不仅仅是官方媒体,小道消息也是层出不穷。舆论发酵到一定程度,甚至经常会有“辟谣”出现。
[爱心R]小学时,我曾参加过学校暑期举办的“小记者培训班”。第一次接触的新闻是通讯稿。新闻有三大特点,真实性、及时性和客观性。可是现在,我们接触的消息真真假假,难以分辨。
[爱心R]而真正的新闻并不是道听途说和口耳相传,传统的三要素依然缺一不可。真实性更是新闻的生命。
[爱心R]新闻需要直面问题,而不是粉饰太平,批评性报道必须看到事件的全貌,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需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
[爱心R]1943年陆定一在《解放日报》上刊登的文章《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提到,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句话成为了新闻学中的经典定义。
[爱心R]现在新闻的及时性已经不是原则了,因为网络的发达和成熟,很多事件不再是靠“时效性取胜”,甚至可以称为“即时转播”,还可以与其他人进行互动。大家更多的关注点集中在争夺舆论注意力上,而不是新闻的信息真实,来源可靠方面。
[爱心R]没错,透明性已经代替了及时性这一特征。透明性指的是对受众真诚,然而并不是说这就是事实真相,它只能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一些偏见,让受众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这也是我们“读懂新闻”的前提。
[爱心R]现代社会我们更需要新闻的有用和好奇。“读懂新闻”的位置越来越重要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问题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爱心R]在这本《读懂新闻》里,跟随作者胡森林、王亚军和刘宁洁的步伐,能清楚明白当今社会我们需要怎样的新闻,如何让社会公众更好地“读懂新闻”、新闻要怎样讲述等等都有详细的阐述,不仅对自媒体人写新闻有感触,也让我对现在的新闻现状有了整体的把握,建议做媒体的朋友们不妨读一读,也许可以对新闻有更加具象的了解和认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