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脾虚长结节?讲一个中成药,消痈散结,疏肝健脾 中医认为,结节的形成往往离不开气滞、痰凝、血瘀、脾虚,因此常常治以理气、化痰、散淤、健脾,同时兼顾软坚散结。 但是实际生活中,我们遇到的结节患者,他们的病因往往有所不同,今天咱们就从肝郁脾虚的角度,给大家讲一讲结节的疗法。 肝主疏泄,就是说肝是发泄情绪的,一旦长期郁闷,气机不畅,又会影响到脾的运化,便会导致体内的水液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出现肝郁脾虚的问题,淤堵从无形到有形,导致所谓的结节囊肿,这个时候就需要疏肝健脾,气血津液通畅,结节包块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中医上治疗结节囊肿的方子数不胜数,但是今天要分享给大家的这个厉害了,它最早出自元末明初《丹溪心法》,从朱丹溪的“越鞠丸”来的,其中又增加了“保和丸”的成分。 越鞠保和丸—— 方组:白术、香附子、川芎、神曲、栀子、木香、槟榔。 一看就是个疏肝健脾的方子,和结节有什么关系呢? 中医讲,“脾弱而结节生,胆者更甚。” 意思是说,脾虚,不能将食物很好地消化,脾胃的运化不足,气血生化乏源,身体能量也不足,就无法提供更多的胆汁,所以这个患者一吃到油腻的食物就使得湿热寒痰等邪气上泛,发为疼痛。 寒痰湿热化石已经久了,脾胃虚弱更没法提供好的动力,于是就会出现恶性循环。 因此方中具有疏肝解郁作用的药物有:香附、木香、槟榔。 其次,神曲具有健脾和胃、化积食、改善脾胃的消化机能; 苍术健脾燥湿,避免脾胃虚弱时,不能运化水湿,从而形成痰湿。 栀子清湿热的功效,避免因肝郁日久化火,形成湿热,导致上火。 川芎健脾,益气养血,防治气机凝滞,形成血瘀症。 整个方子既能解肝郁,健脾胃,同时避免肝郁化火,脾虚生湿。 但方子虽好,也要辨证,脾胃阴虚者,不适合用此方。 最后我想和大家说一句心里话,如果您的结节总是反反复复,得不到控制,或者每天心惊胆战担心它变差,您的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 从医40年来,我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也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散结方法,在平台为大家分享科普知识,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够科学健康散结,帮助更多仍然忍受痛苦却找不到正确方向的人! 关注@中医内科赵主任,做你身边的中医朋友! #关注甲状腺结节##结节##健康科普大赛#
肝郁脾虚长结节?讲一个中成药,消痈散结,疏肝健脾 中医认为,结节的形成往往离不
小吕谈养护说
2024-03-13 09:30:00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