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南宋诗人辛弃疾的一首田园词,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夏夜山村的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 首联“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词人巧妙地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月光下的树枝、惊飞的鹊鸟、微风中鸣叫的蝉,这些元素共同构建了一个静谧而生机勃勃的夏夜景象。鹊鸟的惊飞和蝉的鸣叫,不仅给夜晚增添了生气,也让人感受到了词人内心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词人通过稻花的香气和蛙鸣的声音,生动地描绘了农村丰收在望的喜悦景象。稻花的香气,象征着丰收的到来;蛙鸣的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农民们对丰收的期盼和喜悦。 在词的下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词人运用简练的语言,描绘出夏夜的星空和山雨初晴的景象。七八个星星点缀在天际,显得天空格外高远;两三点雨滴落在山前,预示着雨后的清新和宁静。这两句词,既表现了词人敏锐的观察力,也展示了他的诗意情怀。 最后,“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词人通过描绘自己偶然发现旧时茅店的情景,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感慨。茅店虽然简陋,但却是词人记忆中的一部分,它代表着词人曾经的生活和经历。路转溪桥,突然发现的这一场景,更是给人一种惊喜和感动。 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夏夜山村的景色和声音,表达了词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词人善于观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用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夏夜的宁静和美好。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
真情豫鉴历史
2024-05-10 12:53:21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