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视同缴费”造成的缺口,该由谁来补? 将来,社保基金出现缺口必会成为事实,这已无需拿数据来验证。而社保基金之所以会出现缺口,“视同缴费”政策是主要原因之一。 这里,有必要详细说一下“视同缴费”这事。 企业退休人员,1992年之前的企业退休人员,领的钱叫退休金。1992年之后开始个人缴纳养老保险,领的钱叫养老金。而机关事业单位的计算时间为2014年。 企业在1992年之前,单位会拿出一部分钱转到退休金账户,以便本单位发放退休金。但是,企业这个账户的资金远远不够支付退休金,这也是企业不得不从1992年就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由个人缴纳社保费的原因。 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帐户,2014年机关事业单位改革后,由财政拔付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账户里的钱全部转移到社保养老基金账户。 企业员工个人缴纳保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由财政负责拔款,企业员工自然觉得不公平,这也是养老金“并轨”,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也需要自己缴费的原因。尽管事实上并不是真正的并轨,因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缴纳的保费,实质上还是由财政出的。 所以说,视同缴费,并不是说企业员工一点钱也没缴,只是缴的钱太少了。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工,说白了,也是这么回事。 归根结底,视同缴费不是没缴费,但缴费太少,几乎等同于没缴费。所以,养老基金帐户必然会出现短缺。 可企业员工1992年以前的工龄都不算吗?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以前工龄也不算吗?很显然,不可能不算,尽管企业员工在1992年以前,机关事业单位职工2014年以前,几乎相当于没缴费。 针对视同缴费,《社保法》第十三条规定,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 可政府财政没有足够的钱怎么办呢?社保专家杨燕绥教授给出了答案,简单地说,就是由国企出。 尽管杨燕绥教授的很多观点都不令人赞同,但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国企承担,估计大多数国人都会支持。国企是谁的企业?是国家的企业吧?是全国人民的企业吧?让国企承担,从道理上没有任何说不通的。难道国企只能“自肥”吗?那还叫什么国企,同私企又有什么区别? 至于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视同缴费年限不公平的问题,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养老金“视同缴费”造成的缺口,该由谁来补? 将来,社保基金出现缺口
命难违运事
2024-05-10 16:30:32
0
阅读:352
延龄客
“视同缴费”之前,国家实施的是另一种养老金积累方法,不是没有养老金。作者要么是不懂过去的退休金政策,要么就是故意带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