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

真情豫鉴历史 2024-05-13 10:46:45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吾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是苏轼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词作,充分展现了他豁达不羁、超脱物外的性格和心境。这首词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深夜醉酒归家的场景,进而表达出对人生自由与解脱的向往。 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开门见山,直接交代了词人深夜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归家时已是深夜。这里的“醒复醉”三字,既表现了词人豪放的性格,又暗含了人生如梦、世事无常的哲理。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词人回到家门,却发现家童已沉睡如雷,敲门无人应答。这种情境下,词人没有急躁或不满,反而选择了倚杖静听江声。这里,江声不仅是自然的声响,更是词人内心平静、超脱的象征。 下片“长恨此身非吾有,何时忘却营营?”词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身不由己、为世俗所累的无奈和不满。他渴望忘却一切纷扰,追求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夜阑风静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最后三句,词人想象自己驾一叶扁舟,随风飘荡,寄身江海,从此忘却尘世烦恼,享受无尽的自由和宁静。这种超脱物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正是词人向往的人生境界。 整首词作以景抒情,以情写景,情景交融,展现了词人豁达开朗、超脱物外的性格和心境。同时,通过深夜饮酒、倚杖听江、驾舟江海等生动的场景描绘,词人表达了对人生自由与解脱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词不仅富有哲理,而且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0 阅读:0
真情豫鉴历史

真情豫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