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

真情豫鉴历史 2024-05-15 21:47:09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是范仲淹的又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这首词描绘的是塞外边疆的空旷凄凉、艰苦险恶,抒发了将士们战胜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精神。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开篇两句,范仲淹便以如画的笔墨描绘出塞外的秋天风景。这里的“风景异”并不是指景色优美,而是指与中原地区相比,这里所展现出的荒凉和萧瑟。衡阳雁去,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而“无留意”则暗示了边塞生活的无常和将士们无法驻足的无奈。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几句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苍茫和辽阔。四面边声,是指边疆地区特有的各种声音,如风声、马嘶声、羌笛声等,这些声音与军号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边塞特有的音乐。而“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则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的孤独和寂寥。孤城闭,意味着这里与外界隔绝,将士们只能在这座孤城中度过漫长的岁月。 下片“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中,范仲淹转入了对将士们内心世界的描写。一杯浊酒,寄托了将士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而“燕然未勒归无计”则表达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但又无法回家的无奈和苦闷。 最后,“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几句词中,范仲淹以羌管声为背景,形象地描绘出边塞夜晚的凄凉和寂静。霜满地,意味着天气寒冷,而“人不寐”则表达了将士们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将军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战争的残酷,而“征夫泪”则直接抒发了将士们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首词以边塞为背景,通过描绘风景、声音和情感,生动地展现了将士们战胜艰难困苦的大无畏精神。同时,词中也透露出对战争的深深痛恨和对和平的渴望。范仲淹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情感,将边塞生活的真实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伟大。

0 阅读:8
真情豫鉴历史

真情豫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