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老人为了给孙子买房,到银行取出50万养老钱,谁知刚把房子买好,银行打来电

大博而化易 2024-05-28 09:25:03

南京,一老人为了给孙子买房,到银行取出50万养老钱,谁知刚把房子买好,银行打来电话,让老人把钱如数归还,老人心想,我取自己的钱,为啥还要归还?老人挂断银行电话,再也不接。银行以侵占他人财产把老人告上法院,老人大哭,我和老伴攒了一辈子的钱,怎么就成了侵占他人的财产?法院这样判了。

王大妈接到法院的传票,可把她吓坏了,她万万没有想到,银行把她告了,告她的罪名竟然是占有他人财产!

王大妈就想不通了,自己和老伴辛辛苦苦攒了一辈子的钱怎么就成了他人的财产?

事情还要从王大妈的孙子说起。

孙子小宝,是她一手带大,如今领了女朋友回来,宣布俩人今年就要结婚。

这可是件天大的喜事,可是王大妈却觉得家里的气氛有些不对。

她把儿子拉到一旁,轻声询问:“儿子,你这是咋了,怎么愁眉苦脸?”

小宝爸叹了口气:“妈,小宝的婚房还没买,我们现在手头有点紧……”

王大妈一听,立马急了,她知道,孙子的婚事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她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还能看到小宝的孩子!

她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定:“我去取钱,给小宝买房。”

王大妈步履蹒跚,来到银行,拿出一张已经有些磨损的卡,那里面有她和老伴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

这笔钱是她和老伴一生的积蓄,老伴已经去世,如今为了孙子,大妈毫不犹豫地取了出来。

拿到钱后,王大妈交给了儿子,一家人的脸上再次露出了笑容。

他们开始四处奔波,终于挑中了一套满意的房子,王大妈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宝在新居中幸福的生活,她笑的更加开心。

然而,购房合同刚刚签好,王大妈却接到了一个让她震惊的电话。

电话那头是银行的工作人员,他们告诉王大妈,要她把取出的那50万元全数退回。

王大妈一听,顿时愣住,这是我自己和老伴的钱,凭啥取出来还得退回?简直就是胡闹!

银行的工作人员耐心向她解释,原来,这张银行卡是王大妈老伴在世时办理的,他去世后,这50万元自然就成为了遗产。

按照法律规定,王大妈在取钱时,需要出示遗产证明书。

可是由于她当时并没有说明情况,银行职员才错把钱给她取走。

银行要求,她得先把50万元还回去,然后去法院或公证机关,办理了继承证明书,才能再把钱取出来。

王大妈一听,这不是多此一举吗?她“呯”的一声挂断了电话。

王大妈心想:我取我的钱,还要这么折腾,何况做什么公证,还要收取1%的费用!

王大妈干脆不理,钱都买了房了,哪里还有钱再还回去?真是岂有此理!

从此后,王大妈只要看见银行的电话,直接挂断,反正都已经花了,你们还能把我咋滴?

然而事情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银行并没有放弃追讨这笔款项的打算。

他们多次给王大妈打电话都被拒接,银行一纸诉状,以侵占他人财产的罪名,将王大妈告上了法院。

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王大妈被吓傻啦。

那么,这件事在法律上是怎么认定的呢?

1、银行认为,王大妈在取款时,隐瞒了老伴已经去世的事实,银行不了解事情的真相,所以才错把钱取给了大妈。

王大妈这张卡,是王大妈老伴当年办理,还在老伴的名下。

老伴去世后,这笔存款就转化成为了遗产。

因此,王大妈要取这笔钱,就需要拿着遗产继承证明书,才能取出这笔钱。

然而,银行在发现操作失误后,给王大妈多次打去电话说明情况,王大妈不接电话,也不还钱。

因此,银行才以非法侵占他人财产,将王大妈告上法院。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侵占罪是指,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银行要求,大妈先把这50万如数归还,等把相关手续办完后,拿着继承遗产证明,再到银行支取这笔钱。

2、王大妈气的大哭,这是自己和老伴攒了一辈子的钱,老伴去世,自然而然就是自己的钱,怎么取自己的钱还成了非法侵占别人财产。

当一个人去世后,其财产会变为遗产,需要按照继承法进行处理。

即使王大妈是她的老伴的唯一或主要继承人,她也不能直接将遗产当作自己的个人财产来处理,尤其是在涉及到大额资金时。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因此,大妈和儿子都是老伴的第一继续人,大妈要单独取钱,儿子得签字放弃继承,再到公证处办理继承公证,才能到银行取钱。

但是,大妈儿子认为,银行也有责任,明明柜台上写着离柜概不负责,银行没有核对发放了存款,凭啥要让储户买单?

3、法院经过调查核实,认为银行也有责任。

法院给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王大妈不必给银行返还50万。

但是王大妈需要尽快去办理相关手续,拿到遗产继承证明书补交给银行就可以了。

2 阅读:10847

评论列表

泫伶龙

泫伶龙

68
2024-05-28 09:56

法律也不外乎人情,以及基本生活常识!

勇者逗饿龙

勇者逗饿龙

67
2024-05-28 13:15

这点支持银行,有时候银行明知道必定败诉也要走法律程序,拿到法院判决书再给钱,可以避免很多麻烦

傲云飞 回复 05-28 16:49
啥走法律程序 就是不想给钱 走程序就是让你证明你老伴是你老伴 要让他本人亲自来取 不然不给

傲云飞 回复 05-28 23:46
无知者无畏 你继续洗白白

Mr JC

Mr JC

55
2024-05-28 16:51

如果你不知道老伴在银行🈶这笔钱,银行也不会通知你

Mr JC 回复 沧浪之水 05-28 23:04
请问这个👆🏻事件里面,他们是怎么知道人家死了老伴的?

沧浪之水 回复 05-28 22:38
银行不知道你死了老婆或死了男人,所以不可能通知你。

迷失在森林 的灵魂

迷失在森林 的灵魂

39
2024-05-28 12:01

老婆花老公钱也那么多事

城市孤星์์์์์์์์์์์์์

城市孤星์์์์์์์์์์์์์

35
2024-05-28 18:12

瞎编乱造,走继承流程的是那些没有存单不知道密码的,你就算明确说了人不在了银行也会暗示你换个网点啥也别说去取,只要你存单密码身份证都有,谁管你是存款还是遗产

沉默是金

沉默是金

33
2024-05-28 19:26

如此不要脸的银行

猫头鹰

猫头鹰

24
2024-05-28 17:48

请问老头儿的遗产要给谁?银行准备给谁?

用户10xxx25

用户10xxx25

19
2024-05-28 16:03

银行牛逼

粤来粤旺

粤来粤旺

11
2024-05-29 00:05

离柜概不负责

哈哈

哈哈

10
2024-05-28 17:35

没有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用户22xxx02

用户22xxx02

9
2024-05-28 22:06

有没有夫妻之间 老公开户老婆取钱的 要这么说 把钱放银行真是不安全

用户10xxx00

用户10xxx00

7
2024-05-28 20:22

银行方符合诉讼主体资格?这笔钱又不是银行的,是所有遗产继承人的,银行有什么资格起诉非法侵占?

用户37xxx32

用户37xxx32

7
2024-05-28 20:32

以前一个银行工作的朋友说过个事,一对夫妻做小生意的所以共用的老公的账户办事,因为老是去一个银行银行职员也熟了,结果有一天女的来说转一百万到另一个户头,不是她的账户理论上这笔钱不能转的,结果银行职员觉得都是老客户了,也知道这是她老公的卡,就给转了,结果老公跑过来说他们已经离婚了,这笔钱法院还在打官司,看来证据对女方不利啊,然后就把银行告了,银行甩锅让职员签什么东西然后这笔钱就变成职员和女方之间的关系了(如果证明确实是银行本身错误的话,银行是不能以不当得利追责的,所以银行都会让损失转嫁给职员,就可以以侵害职员的利益来追责了,这是银行的老套路了)

繁星

繁星

6
2024-05-28 16:33

编故事,银行起诉的原因呢?银行差这50的存款?还不如把打官司的钱拿去送客户再拉点存款

马虎

马虎

3
2024-05-28 19:34

子女和老太有同等继承权的。

大王叫我来巡山3

大王叫我来巡山3

3
2024-05-28 20:47

让银行证明一下

小倩

小倩

2
2024-05-28 22:37

这就是银行不要脸了,人家知道老头的蜜码,取钱关银行屁事啊,多此一举。

用户16xxx76

用户16xxx76

2
2024-05-29 05:36

银行取钱凭折凭密码!

用户92xxx65

用户92xxx65

2024-05-29 06:42

银行无耻,只想吞这笔钱

好玩

好玩

2024-05-29 03:14

狗屎银行

一介凡人

一介凡人

2024-05-29 01:52

所以呢?这是告诉大家有钱自己放家中,想怎么拿就怎么放[滑稽笑]

用户75xxx67

用户75xxx67

2024-05-29 03:25

银行实际是要收那百分之一的手续费!

理解万岁

理解万岁

2024-05-29 04:12

银行做为弱势群体,在任何事情上都表现得特别强势。

腾云踏雪

腾云踏雪

2024-05-29 06:03

银行想吞了钱,人死了钱就不给了,所以有钱不能存银行,

高空之上

高空之上

2024-05-29 06:28

编故事都不会,瞎逼说瞎话

用户10xxx22

用户10xxx22

2024-05-29 06:02

挣死人钱

柳冰嫣

柳冰嫣

2024-05-29 05:57

让银行证明老伴是老伴

ncxyhzs

ncxyhzs

2024-05-29 05:25

胡编滥造,没有事实根据,举报必须举报

大博而化易

大博而化易

夕惕若厉无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