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分田单干后,有人开着小车住进城里,甚至连农民都不当了!如今进城定居的更多了,谁还稀罕那100多块钱?难道农民真的吃白食吗?这背后有多少心酸和无奈? ——讲述人:李德全 四十年前,农村土地实行分田到户,开启了农民的单干时代。彼时,我家分得几亩薄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耕作,盼望着日子能好过些。想不到,四十年后的今日,竟有不少乡亲开上了小车,住进了城里,甚至连农民都不当了。如今,进城定居者愈来愈多,很少有人再去瞅那每月百余元的补贴。省得被人讥笑为吃白食的懒汉,这背后蕴藏着多少心酸与无奈。 2000年初,我和妻子在自家田里忙活,望着田地里青青的麦苗,心中满是希望。然而,那时的农村生活,艰苦且充满不确定性。每年收入微薄,遇到天灾人祸,甚至连温饱都成问题。那时候,一年的收入也就三四千元,要供养两个孩子读书,压力山大。 然而,正是在那样的环境中,不少人开始了艰苦创业的道路。我村的老张,早年间便不满于仅靠种地为生,2005年,他借了亲朋几千块钱,买了一辆三轮车,进城卖菜。起初艰辛异常,每天天不亮就出发,夜深才回家,风里来雨里去。但他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硬是闯出了名堂。2008年,他换了辆小货车,2010年在城里买了房,接家人一起住了进去。如今,老张的孩子也都在城里找到了体面的工作,再也不用回乡种地了。 不止老张,村里的不少年轻人也纷纷进城打工,甚至在城里定居。2012年,我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也选择留在省城工作。那时候,我们每月还能收到政府发的百余元补贴,但这点钱,对于在城里生活的儿子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我们全家合计,决定支持儿子在城里立足,不再计较那点微薄的补贴。 回头再看,许多乡亲都不再把农民当作唯一的身份,而是选择了多种谋生之道。诚然,分田单干让我们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但也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那时候,乡里乡亲们常常聚在一起,谈论着如何通过创业和打工,改善自己的生活。 近年来,进城定居的人越来越多。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9.58%,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离开土地,融入城市。那些年,我村里的小刘开了家快递公司,生意越做越大;老李在建筑工地干了几年,学会了泥瓦匠手艺,自己承包小工程,日子过得红火。这些成功的例子,让更多的农民看到了希望,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进城的决心。 然而,也正因如此,那些依然依靠土地为生的人,常常被讥笑为“吃白食”的懒汉。每月的百余元补贴,被视为廉价的“施舍”。我常常听到一些年轻人说:“谁还稀罕那点补贴?还不如进城打工挣钱多呢!”这话虽有些刺耳,但也道出了农民心中的无奈。 事实上,进城务工和依靠土地为生,各有各的难处。进城打工,收入虽高,但也有高房租、高生活成本的压力;而依靠土地为生,虽能自给自足,却难以摆脱贫困的窘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无论选择何种生活方式,都值得被尊重。 如今,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对农村的扶持力度,推出了各种惠农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2020年,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旨在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村重新焕发活力。这对那些选择留在农村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总的来说,分田单干以来,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生计选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人通过创业和打工,走出了农村,融入了城市;有人依然坚守土地,过着朴素的农耕生活。无论如何,每个人都在努力追求更好的生活,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 自分田单干后,带来了农民生活的巨变。那些曾经依靠土地为生的人,如今已纷纷走出乡村,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无论是进城定居,还是坚守土地,每一种选择都值得尊重。只愿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多的农民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聊聊种地的故事# #谁是真正的农民#
自分田单干后,有人开着小车住进城里,甚至连农民都不当了!如今进城定居的更多了,谁
特友谈文化
2024-06-03 13:43:26
0
阅读:17
天天就是忘羡啊_
分田单干,主要是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不在被束缚在土地上,可以多种经营,单纯种地是富裕不了的。
土龙
这个情况且农村的资源多起来就能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