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70年代的农村不缺肉吃,这简直是胡说八道!那个年代,除非你爸在食品站工作,否则就算是公社干部,一个月也只能供应一斤肉,肉可是稀缺资源。我家在70年代的农村,日子过得紧巴巴,肉更是难得的奢侈品。记得小时候,家里吃肉的次数屈指可数,猪肉更是每个月才能吃上一回,那滋味真是难以忘怀。 70年代,我们家住在一个小村庄,日子过得虽然艰苦,但也充满了乡村特有的淳朴和温馨。村里的生活条件普遍比较差,大多数家庭都是靠种地为生,靠天吃饭是常态。那时候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个菜园子,种点蔬菜和杂粮补贴家用。尽管生活条件艰苦,但每家每户都自给自足,勉强维持生活。 说起吃肉,那可是大事。70年代,肉类供应十分紧张,基本都是按票供应。记得那时候,每家每月能领到的肉票非常有限,我们家五口人,一个月也就分到一斤肉票。这一斤肉,要全家人分着吃,根本不够。所以,每次买到肉,母亲都会精打细算,把肉切成小块,尽量做到人人有份。那时候,母亲常用这些肉块做成各种菜肴,猪肉炖粉条、红烧肉、肉汤等等,但不论怎么做,肉总是那么一点,吃得不尽兴。 记得有一次,父亲从镇上买回来一大块猪肉,全家人都高兴坏了。那天晚上,母亲特意做了红烧肉,炖得香喷喷的。肉炖好后,母亲把肉分成了几小碗,大家围在一起吃,那味道至今还记得。那次吃肉的场景成了我儿时最美好的记忆之一。那时候,能吃上一顿饱饭,尤其是有肉的饱饭,真是难得的幸福。 70年代的农村,除了肉类,其他食品也非常紧缺。米、面、油等基本生活物资都是定量供应的。那时候,我们家每个月分到的粮食也不多,常常吃不饱。母亲为了让我们吃饱,常常在米饭里掺杂一些杂粮,比如红薯、玉米等。有时候,还会把红薯干晒干,磨成粉和米一起煮,这样饭量会显得多一些。尽管如此,饥饿仍是那个年代的常态。 那个年代,农村的主要经济活动是集体生产,每个人都要赚工分。工分是分配口粮和生活必需品的重要依据。每天早晨,天还没亮,父亲和村里的大人们就起床下地干活,割麦子、种玉米、收稻谷。劳动一天的工分按出工多少和干活的质量来算,干得多、干得好工分就高,干得少工分就低。母亲在家带着我们,种菜、喂猪、养鸡,尽量为家里多赚点工分。每年秋收时节,全村人都忙得不可开交,虽然辛苦,但也只有通过这样的劳动,才能换来全家的温饱。 除了食品紧缺,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很艰苦。那时候,村里没有自来水,大家都得去村头的井里打水。每天天不亮,母亲就起床挑水,为全家一天的用水做准备。家里的灯光也很暗,用的是煤油灯。晚上做作业时,煤油灯发出的微弱光线常常让我眼睛酸痛。 冬天更是难熬。那时候家里没有暖气,靠的是火炕和煤炉取暖。每到冬天,母亲就会把稻草、玉米秸秆等杂物堆在火炕下面,点燃后全家人围在一起取暖。尽管如此,寒冷还是常常让人瑟瑟发抖。冬天的夜晚,母亲常常用自己织的棉被把我们裹得严严实实,生怕我们冻着。 回忆起那段艰苦的日子,虽然生活条件艰难,但村里人们之间的关系却非常亲密。邻里之间互相帮助,谁家有困难,大家都会伸出援手。每逢节庆,大家会聚在一起,分享彼此的喜悦和忧愁。那时候的我们,尽管物质匮乏,但精神上却是富足的。现在回想起来,那个年代的艰苦生活让我学会了珍惜和感恩。 有人说70年代农村不缺肉吃,真是无稽之谈。那个年代,物资匮乏,生活艰苦,肉类更是稀缺资源。每一顿肉,都凝聚了父母的辛劳和汗水,承载了全家的希望和温暖。希望今天的人们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勿忘过去的艰辛岁月。 #农村人身边的事#
有人说:70年代的农村不缺肉吃,这简直是胡说八道!那个年代,除非你爸在食品站工作
特友谈文化
2024-06-10 00:43:06
0
阅读:396
用户13xxx43
那时候有的吃有的穿已经非常不错了。还放心肉
老墙
曾经的缺吃缺穿再些年更没人信了,
大盘计算所所长
有钱就有肉吃。那时1973年,我高中毕业自学木工,一个月收入70元左右,交50元给我爸帮我存银行,剩二十多元,隔三差五买肉罐头吃,还被我爸同事看见告我爸,说我太奢侈了,我爸也没说我。
行摄一房车环球之旅 回复 08-18 01:25
我82年上班,上海全民单位一个月18元工资,第二年22元,你每个月70元?
大盘计算所所长 回复 行摄一房车环球之旅 08-18 08:31
确实如此,当时做计件木工,做家具,每天干十个小时左右。
用户91xxx73
七十年代就是不缺肉吃,当时两种市场并存,一种食品市场(公立),定量分配,每市斤七角七分,另一种是养殖户自宰市场,敞开供应,正常价夹心后腿肉三元多,鸡鸭狗牛肉类琳廊滿目,物质丰富。
用户10xxx24 回复 08-12 06:02
忍不住要骂人
小星星 回复 08-16 06:50
挣工分的年代,家里一堆孩子要养,有几个吃的起哦!过年吃的上就已经很好了。
老陈
你家没肉吃不等于别家没肉吃,你家没有养猪不等于别家没有养猪。我说我家偶尔还有螃蟹吃,还有鱼吃,还养了不少鸡,但这不等于我说你说的不对。最烦的就是双方互相攻击,都说自己是对的。有那个闲工夫多挣几个白面馒头。
小星星 回复 08-16 06:54
是啊!就像现在有人开豪车,有人连电驴都没有。所以没有什么是公平的,一切还要靠自己。
老陈 回复 08-11 23:13
除了骂人还有别的本事吗?
用户17xxx21
那时候,买一块肥肉挂在灶头上面,烟熏火燎的。每次炒菜的时候就拿这块肥肉在锅上刷刷几次。冒一点油星,就要靠这一点油来炒菜。
欢乐谷
那时候吃的是放心肉!现在吃的是什么肉?不用说都懂
用户10xxx81
你现在发小文,不觉的丢睑吗?你应该70年代发。
堕落天使
七十年代农村和城镇买肉要肉票,那个是有定量。每人一斤还是一斤二两,忘了。想要多吃肉就得找肉贩子用全国粮票买,大多肉贩不收本省粮票。
饶有月
现在狗吃牛屎只要多,述认为生活质量提高了
阿黑哥
70年代~~米、面、油等基本生活物资都是定量供应的。你家到底是农村居民的还是城镇居民?![得瑟]
68ZQ15
70年代,肉随便买也没几个人吃的起,一般家庭收入40_70块钱要养6_7口家,吃的起肉吗?那时去皮去骨肉1.08元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