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时,我们一个寝室八个室友,只有两个是城里的,其他都来自于农村,我也不例外。

命难违运事 2024-06-13 16:34:58

上大学时,我们一个寝室八个室友,只有两个是城里的,其他都来自于农村,我也不例外。 80年代,工与农之间的差别非常大,但好在我们寝室的八个人中,除了一名吉林的同学之外,其他同学,家庭经济条件还都算凑合。 吉林的同学,上高中时,母亲就已经过世,父亲又另娶了一个女人。同学的生活费,除了学校提供的每月21元助学金之外,他已经成家的二个姐姐和他老父亲,每人每个月给他拿5块钱生活费,共计15元。 刚上大学的第一年,生活费还是足够的,第二年也可以勉力支撑,到了第三年,食堂的菜涨价了,同学就不得不天天吃最便宜的菜了。 当时的大学,似乎都有校菜,我们学校的校菜是“牛肉炖萝卜”和“排骨炖土豆”,该同学一个月也吃不上两回。 尽管我们另外7个同学也不富裕,但一周还是可以吃上两、三次校菜的,看着该同学天天吃最便宜的菜,我们心里也不得劲。最初,家庭相对更富裕,与吉林同学关系也更好的黑龙江一室友,打校菜的时候,会和吉林同学一起吃,再后来,寝室所有的同学,也都这么干了。而同寝聚餐时,我们也从不让他买酒、买菜。 吉林的同学尽管也曾客气过,但也没刻意拒绝过。 在毕业季寝室的最后聚餐会上,吉林的同学喝了点白酒之后,眼含热泪,对我们大家说“感谢大家这四年来,对我的照顾,没有因为我穷而瞧不起我,马上毕业了,我也能赚钱了,但愿有朝一日,无论是故地重游、还是到我安家的地方,我们大家能聚到一起,也能让我做一回真正的东家……”言罢,杯中白酒一饮而尽……吉林同学此举,弄得大家也都润湿了双眼,因为我们真的不知道何时再能相聚…… 2010,我们毕业之后二十年同学聚会,我们一个寝室的同学,八人之中,来了六个,回母校旧地重游,全班聚餐之后,吉林的同学终于一尝夙愿,好好请了我们一顿。当时,他在某市规划部分任职,至于是不是领导,也没人问,但点菜时,我们可都没客气。 如今,又是十多年过去,我们班三十几名同学,一半以上都来拜访过我,我也去外省、市拜见过别的同学,可吉林的同学,却只在同学聚会时见过一次面。 前两天,该同学给我发微信,邀请我到他生活的城市玩,这也让我想起了早已尘封多年的记忆。我们这一代人,还是重情义的。这两天,我一黑龙江的同学要去河北,会路过我这,我得好好招待人家一下……

0 阅读:109
命难违运事

命难违运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