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工资超税收收入近6倍,不精兵减政还有啥办法? 看到标题

命难违运事 2024-06-17 12:17:15

公职人员工资超税收收入近6倍,不精兵减政还有啥办法? 看到标题,也许会有人认为,这又是“标题党”,就是为了吸人眼球、为了流量,还真不是。 据半月谈记者调查,乌蒙山区某县: 2023年在职编制人员工资总支出为20亿元,离退休人员支出1.7亿元,临聘人员工资支出4.6亿元。合计:26.3亿。 该县2022年税收收入仅为4.14亿元。该县财政供养人员工资(养老金未计在内)支出是全县税收收入的近6倍(24.6÷4.14≈6倍)。 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支出远大于税收收入的现象在全国范围内是否是普遍现象,没有相关的统计数据。但地方财政越来越紧张,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我们当地的某政府部门,欠我工程款已经近三年,尽管工程款并不是很多,但就是不给,理由?就是没钱。负责与我沟通的工作人员告诉我,现在发工资都费劲。财政连汽油钱,伙食费都勉强维持,拿什么钱给你呢?对此,我也是无可奈何。 财政缺钱的问题,目前看,没什么好的办法。 公职人员减薪?现在,各地都在这么干,至少在我们当地,绩效、精神文明奖,县区的公职人员很早就不发了。据说前段时间,才想办法补发了一部分。啥办法?不方便透露。 裁减编外人员?去年,裁减编外人员的行动,似乎搞得轰轰烈烈。但至少在我们当地,似乎也没几个人被裁。在编人员待遇下降,工作积极性都不高,干活的偏外人员如果都裁了,在编人员必然“钱少活多”,他们就更不愿意了。裁减编外人员,说着容易干起来难。 在编人员“精兵减政”?裁减编外人员都进行不下去,何况在编人员? 现在的大学生,似乎都想考公进入体制内,但是,由谁来支撑越来越庞大的财政供养体系呢?财政啥时候能有钱呢?靠借债吗? 经济的恢复,恐怕也不是一朝夕的事,从长远看,也只能痛下决心精兵减政了,最低也是裁减编外人员,否则,还有什么办法呢?

0 阅读:0
命难违运事

命难违运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