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女宝高烧不退,医院检查后,确诊败血症。全家寻找病因,罪魁祸首竟然源于妈妈,每天给孩子吃的“糖心鸡蛋”。妈妈得知后崩溃了。 月月是个4岁的小女孩,活泼可爱,平时特别喜欢妈妈做的“糖心鸡蛋”,那是她每天早餐的必备。某天,月月突然开始高烧不退,家里人以为是普通的感冒,给她吃了些退烧药,但病情丝毫没有好转。看到孩子越来越虚弱,家人赶紧把她送到医院。 在医院,医生经过详细检查,最终确诊月月患上了败血症。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全家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恐慌与自责中。 为了寻找病因,医生进行了详细的问诊和检查,最后发现罪魁祸首竟然是妈妈每天给月月吃的“糖心鸡蛋”。妈妈得知这个结果后崩溃了,泪流满面地自责道:“我只是想给她吃得好,怎么会这样呢?” 败血症,也被称为“脓毒血症”,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它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让人们对它既恐惧又陌生。 败血症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但也可以由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引发。在月月的案例中,感染源头是沙门氏菌(Salmonella),这是一种常见于未完全煮熟的鸡蛋中的致病菌。 研究表明,沙门氏菌可以通过食物进入消化系统,并通过肠壁进入血液,最终引发全身性的感染和炎症反应。 2018年,澳大利亚的Adrian Plunkett等人在《The BMJ》上发表了一篇名为《Sepsis in Children》的研究,该研究强调了儿童败血症的主要感染源和高危因素,包括未煮熟的食物、不良的卫生习惯和免疫系统较弱的儿童 。 败血症的症状多种多样,通常包括高烧、寒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皮肤苍白或斑点等。特别是在儿童中,这些症状可能表现得不明显或与其他普通疾病相似,使得早期识别变得更加困难。 根据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全球每年有近20万名儿童因败血症而死亡,主要原因之一是早期症状不明显,导致延误治疗 。及时识别和诊断败血症至关重要,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持续高烧并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时,应尽快就医。 诊断败血症通常需要综合多个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液培养、尿液检查、脑脊液分析等。此外,影像学检查如X光和超声波也有助于确定感染源和评估病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败血症死亡率的关键。 治疗败血症的主要方法包括广谱抗生素的使用、液体复苏、支持性治疗(如机械通气、肾脏替代治疗等)以及针对病因的治疗。文献中提到,广谱抗生素的及时使用可以有效控制感染,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治疗过程中,还需要根据病原体的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以避免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月月的案例提醒我们,食品安全对预防败血症至关重要。未完全煮熟的鸡蛋等食物是沙门氏菌的主要载体之一,家长在为孩子准备食物时,应确保食物完全煮熟,避免生食或半生食食品。研究显示,通过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可以有效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败血症的风险。 每年有数百万人因食源性疾病住院,其中一部分患者会发展为败血症。通过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标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避免与病患接触,可以显著降低感染风险。 小结 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使其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通过早期识别、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同时,食品安全和卫生教育也是预防败血症的重要措施。 月月的案例让我们认识到,作为家长,除了要关心孩子的日常饮食,还要注重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习惯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孩子的健康,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参考文献 Plunkett,A.,Tong,J.(2018).SepsisinChildren.TheBMJ.Retrievedfrom Kandil,S.(2019).PediatricSepsis:FactSheets.YaleMedicine.Retrievedfrom 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20).Sepsis.Retrievedfrom
4岁女宝高烧不退,医院检查后,确诊败血症。全家寻找病因,罪魁祸首竟然源于妈妈,每
李小哥知识说
2024-06-20 22:44:37
0
阅读: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