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6月和7月的社消数据连续两个月下降,而全国的增速是上涨的。很多人认为只有上海

王五说说看吧 2024-09-05 23:30:05

上海6月和7月的社消数据连续两个月下降,而全国的增速是上涨的。很多人认为只有上海的数据实事求是,其它地区或多或少是掺了水的,真是如此吗? 第一,其实从全国角度来看消费也不太好,今年前7个月的社消增速不到3%,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超过8%,2018年超过9%,2015年至2017年则是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从这个角度来看上海的消费负增长相较于全国的微涨,或者说增长乏力而言并没有明显的数据不匹配。 第二,消费分为刚性消费和柔性消费,前者往往与生存有关,如基本的米面粮油支出,哪怕收入下降也得在这方面花钱,省不了多少;后者则是“锦上添花”的支出,如去高档餐厅吃饭的花销等。 上海向来是全国31地人均消费支出最高的地区,即便今年也是如此。一般来说柔性消费品的价格是比较贵的,刚性消费比较便宜,高消费地区的上海民众因此可以节省下更多的柔性消费支出,对整体社消额的下降影响大。 相反,收入较低地区的消费虽然也受影响但大部分消费属于刚性消费,不会因为经济不好而减少,所以较低比例的柔性消费对整体社消额的影响小。 第三,资产价格下跌对上海居民影响更大。 相比于收入,资产价格对人们消费心理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当房价、股票市值不断上升的时候花起钱来有底气;下跌的时候买东西前会反复斟酌,这是人性使然。 上海的股民人数在各大城市里是数一数二的,房价下降比例虽然不是最高的但绝对额大,一套房子跌个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保持平稳心态的,所以资产价格下跌对上海民众的消费信心影响更大。 其实北京和上海是比较像的,消费数据也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之所以比上海好一点可能是北京有更多的中央机关公职人员和央企总部员工,他们的工作状态和收入相对稳定,为北京的消费托了底。当然,也只是起到了一点点的作用,不足以让北京的消费数据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有效需求不足是当下经济的主要堵点,期待高层推出更有力的政策促进消费,而不是让内循环经济只是一个叫法而已。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 ,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0 阅读:26
王五说说看吧

王五说说看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