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很累很累,因为他侄子小东结婚的事。 小东在重庆买了一套二手房,八月底搬家,邀请我们前往。 之所以买在重庆,是因为小东找的女朋友瑜是重庆人,尽管小东妈妈兰嫂坚决反对,可是无效。 到了重庆,受到瑜一家的热情接待。祝贺乔迁之喜,包了个2000的红包。 很快,结婚提上议事日程,日子定下来了,就是一系列的筹备。 兰嫂一个人在农村老家,于是,我和先生阿华载着她去弹棉花被,去店里买家具,又在网上帮她买了一些。 年轻人都忙,布置新房、采买酒席所需物品,联系购买烟酒,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 然后,瑜的娘家人婚礼前一天来了,于是,全程陪同的重任又落在了我身上。 一直到送进安检口。 我们这边的风俗是,自己家里的人不随礼,一般是在小两口婚后,接到自己家里,发个1000左右的红包。 所谓家里人,指的是伯伯叔叔之类。而姑、舅、姨是要随礼的。 阿华是很顾念他们家的人,和我说话时,张口就是:哥不在了… 他的意思是随礼2000,再给新娘包个3000的红包。 我问:为什么不随礼5000,包个1000的红包,这样子看起来不是更好看? 他没说为什么,但是我问过后就反应过来了:随礼的话一般要写在礼簿上,按照礼尚往来的规矩,将来我姑娘出嫁,他们是要还礼的。 但是红包这种事,一般是男方亲戚给新娘的,所以,阿华以红包的形式给新娘之后,将来无需兰嫂返还了。 老家这边的行情是什么呢?举个例子就知道了:兰嫂给瑜的改口费是2000,后来看到我们准备的红包是3000之后,很不情愿地又往里面添了1000。 好吧,累也罢,花钱也罢,我都没有怨言,全力以赴在帮忙。 可是,直到我知道了一件往事,顿时就觉得心里不舒服了。 什么事呢?以前没在意,也没问过,这几天才知道,2015年我父亲去世时,阿华的嫂子、妹妹不仅人没有去祭奠(当时人没去我还表示过理解,因为兰嫂一个人在农村,阿华妹妹在外地),可是,竟然也没随礼。 当时很悲痛,加之礼簿也没在我这,我压根儿没想到他们会没随礼。 我对他们不好吗?肯定不是。 可为什么当初他们会那样? 时过境迁,这么多年不知道也就罢了,可现在知道了,突然就觉得心里很难受… 当然不是因为钱。
这几天很累很累,因为他侄子小东结婚的事。 小东在重庆买了一套二手房,八月底搬家,
锦书评文化
2024-11-03 19:15:4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