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意大利,一名女性赤身裸体暴露在众人面前,有人用刀划她的身体,甚至还有人将上了膛的手枪对准她,可她却依旧一动不动…… 1974年,意大利那不勒斯美术馆内,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发起了一场闻名于世的表演——《节奏0》。 她坐在那里,静静地将自己完全交给观众,6个小时内不反抗,不躲避,任人“处置”。旁边桌上摆着72件物品,包含鲜花、口红等无害物品,也有刀、剪刀,甚至一把上了膛的手枪。 起初,人们带着好奇,小心翼翼地观察,甚至不敢接近她。 一位观众试探性地拿起了玫瑰,轻轻触碰她的手臂;另一个人则拿起口红,在她的脸上涂抹出一些夸张的花纹。这一刻的玛丽娜仿佛是人们的画布,大家的行为还算温和,逐渐有人涌上前来,互相跟风。 然而,当观众们发现她真的一动不动时,场景骤变。 人们的“恶”开始悄悄显露。有人撕裂她的衣物,逐步暴露她的身体;有人将玫瑰的刺扎入她的腹部,鲜血从小小的刺孔流出,观众们却视若无睹。玛丽娜心中涌起深深的恐惧,但她无法反抗,她在意的是,人们究竟能走多远? 时间推移,人们越发放肆,甚至有人拿起那把上了膛的手枪,冷冷地对准她的头。危急时刻,工作人员终于上前阻止,才避免了最可怕的结果。 最终,这场行为艺术提前结束,玛丽娜默默走出美术馆,脸上和身体满是伤痕。她看着自己残破的模样,泪水溢出——她想探索人性,却发现一个难以直视的真相:当人们得到了绝对的权力时,很多人无法控制自己,反而会走向极端。 在这场表演中,玛丽娜不仅感受到人性的黑暗,还领悟到人们对权力的渴望和对弱者的冷漠。观众的疯狂和她自身的孤立无助,深深印刻在她的心里。此后,她更坚定了用极端方式探索人性的决心,甚至开始将自己带入更危险的情境中,将身体的痛苦转化为艺术创作的核心。 这一体验让玛丽娜彻底改变了对艺术的理解。 后来,她与德国艺术家乌雷相遇,成为彼此的灵魂伴侣。两人不仅在艺术上进行合作,还分享了彼此的生活。他们将感情融入作品中,创作了许多探讨人性、信任和依赖的经典之作。 两人合作的《关系》系列,通过彼此的相撞、拉扯和对抗,探索了人际关系中的依赖和控制。他们曾在画廊中用身体的力量拉满弓箭,让箭矢直指玛丽娜的心脏,考验着双方的信任。 乌雷和玛丽娜的关系同样走向了极端。两人决定在中国长城上完成一次最终的行为艺术告别——“情人·长城”。 1988年,乌雷从嘉峪关出发,玛丽娜从山海关出发,两人历时三个月,横跨七个省份,徒步相向而行。90天后,他们在陕西二郎山会合,彼此拥抱,却没有多言,一切尽在无声中。这场长达三千多公里的告别之旅,象征着他们爱情的终结,将这段关系永远定格在长城之上。 在这次长城之旅中,乌雷用宝丽来相机记录下沿途风土人情,并在日记中详细描绘了与中国文化的接触。 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不仅见证了他们的艺术合作,也成为他生命中的重要纪念。这段艺术旅程成为乌雷的灵感来源,促使他创作出更多富有中国元素的艺术作品。 时光流逝,玛丽娜的艺术探索并未止步。 2010年,她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进行了长达716小时的行为艺术作品《艺术家在场》。 每天,她坐在博物馆的桌子前,与坐在对面的人对视。上千人坐在她对面,有人微笑,有人流泪,有人试图逗她笑,但玛丽娜始终保持沉默。这种无声的对视,不仅是她对人类关系的探讨,也是她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最特别的一次是乌雷的出现。 乌雷静静地坐在她对面,玛丽娜抬眼看到是他,惊喜涌上心头。她向乌雷伸出双手,两人双手紧握,泪水在眼中打转,仿佛回到了那些并肩前行的岁月。短短一分多钟的对视,成了这场展览中最感人的一幕,象征着他们之间无言的和解。 晚年的玛丽娜逐渐将行为艺术扩展到更广的层面,她深感“无条件的爱”对人类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疫情时期,玛丽娜强调这种对人类的无私之爱。她认为艺术不只是观赏之物,更是人类之间的情感桥梁,尤其是在危机面前,艺术应当唤起人们对彼此的关怀和尊重。 正如她所言,艺术可以超越语言、文化,甚至生死,将人们联系在一起。 从《节奏0》到《艺术家在场》,再到“长城之旅”,玛丽娜不断挑战人性的边界,用自己的身体为媒介,揭示人性中的善与恶、爱与恨。 她的作品让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艺术,更让人们不得不正视自己的内心。 人性,究竟能有多复杂?
1974年意大利,一名女性赤身裸体暴露在众人面前,有人用刀划她的身体,甚至还有人
李小哥知识说
2024-11-11 16:47:16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