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末期,边贵祥的左眼被炮弹炸伤,眼珠凸出,为了更好地杀敌,他索性一把扯下眼

李小哥知识说 2024-11-12 15:03:02

抗日战争末期,边贵祥的左眼被炮弹炸伤,眼珠凸出,为了更好地杀敌,他索性一把扯下眼珠,扔在地上。 战火纷飞,英雄辈出。你是否听过一个人,为了杀敌,竟然忍痛扯下自己眼珠,继续奋战? 这听上去像极了武侠小说的情节,但在抗日战争末期,这样的事真实地发生在河北香河的青年战士边贵祥身上。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而这段经历,仅仅是他英雄故事的开始。 边贵祥,1928年出生在河北香河县大青庄务村,家境贫苦,6岁起就在地主家做长工,早早尝尽人间辛酸。 生活的磨砺让他练就了顽强的性格,16岁时,为保护一位民女,因失手打死了一个团丁而被迫逃亡。 在逃亡中,他遇到了八路军侦察员王金宝,在王金宝的引荐下,他正式成为八路军的一员,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他从一名普通战士做起,但战斗风格却让人印象深刻。每次战斗,边贵祥总是冲在最前面,悍不畏死。 战友们甚至给他起了个外号——“边疯子”。在他的心里,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消灭敌人。 在抗战末期的一次激烈战斗中,边贵祥所在的冀东十八纵队接到命令,要在正面阻击日军。敌方炮火猛烈,轰炸声不绝于耳,他带领战友们誓死坚守阵地。 在与日军的白刃战中,边贵祥接连刺杀三名敌人,丝毫不见退缩之意。然而,就在此时,一枚炮弹在他身边炸开,弹片击中他的左眼,眼球顿时悬挂在脸颊旁,鲜血染红了半边脸。 面对突如其来的剧痛,他没有退缩。边贵祥只是摸了一下脸,意识到左眼已无法复原。 没有过多思考,他干脆利落地用力扯下已破损的眼球,随手扔在地上,继续端起枪,朝敌人猛烈开火。 这一刻,他的脑海中只有一个信念:“杀敌,为了家乡的百姓!”他的坚韧和决绝,让战友们无不动容。 增援部队赶来,敌人终于被击退。当战友们看到边贵祥那张鲜血淋漓的脸时,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左眼的失明并没有让边贵祥放慢脚步,反而更坚定了他的信念。战友们为他取了个新外号——“边瞎子”,这个名字成了他无畏精神的象征。 抗日战争结束后,边贵祥并未停歇。他继续参加解放战争,从辽沈战役到平津战役,再到攻打隆化的战斗,每一场战斗他都冲在最前线。 尤其是在隆化战役中,他扛着炸药包,顶着枪林弹雨冲向敌人碉堡,一连炸毁数座坚固工事,重创敌人。 这次战斗,他头部中弹,身受重伤,昏迷多日才被救回。伤愈后的他,继续奔赴战场,为解放新中国立下赫赫战功。 多年的战斗,让边贵祥的身体伤痕累累,甚至右睾丸也因战伤被摘除。可他从不抱怨,反而常对人说:“我不要功,不要钱,只想消灭敌人。” 这种舍己为国的情怀,让他在战友和部队中赢得了极高的敬重。 1953年起,边贵祥一路升任,到了1970年成为了163师的师长。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边贵祥率领他的163师作为主力部队,踏上了新的战场。 越南“金星师”第三师12团在同登设防,企图阻挡163师的攻势。面对敌人的猖狂,边贵祥指挥163师以猛烈炮火开路,随后步步推进,成功歼灭大量敌人,攻克同登。 这一战,边贵祥再度展现出他那无比的果敢与战斗智慧。在谅山战役中,他的163师俘虏了数百名越军俘虏。战斗结束后,上级命令释放俘虏。 然而,边贵祥坚决不放,他在全师干部会议上拍桌子说:“这些人放回去就是放虎归山,对我们牺牲的战士不公平!” 他的这一“违令”举动得到了全体官兵的支持,最终这些俘虏被带回国,用于交换我方被俘战士。 战争结束后,边贵祥带着一身荣耀返回部队。然而,在国家恢复军衔制度时,他却选择了默默隐退。战友们不解,边贵祥只淡淡一笑。 他说:“我已经为国家做了该做的事,剩下的时间该留给家人了。”他的身体因多年的伤病,早已饱受折磨,甚至体内还残留多枚弹片,无法取出。 2008年,边贵祥在广州病逝,享年81岁。去世后,儿子从他的骨灰中取出三块弹片,这是他一生为国奋战的铁证。 边贵祥的一生,是无数为国奉献的老兵缩影。他们或许并不为人所熟知,但他们在风雨中默默守护这片土地。 边贵祥以其独特的战斗精神和无私的奉献,成为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英雄印记。

0 阅读:6
李小哥知识说

李小哥知识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