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7年,24岁的霍去病上书汉武帝:太子的几个弟弟都已经长大,请陛下封他们为诸

丰丰谈历史 2024-11-20 22:03:59

前117年,24岁的霍去病上书汉武帝:太子的几个弟弟都已经长大,请陛下封他们为诸侯王。汉武帝回复:不可!半年后,霍去病去世。 由于时间太过巧合,很多人觉得,霍去病的这次上书,和他的死有关系。 当时的汉武帝,看起来并不想封几个皇子为诸侯王,但是霍去病却率领群臣上书,每次汉武帝说不可,群臣都找出理由劝汉武帝,最后愣是让汉武帝松了口,答应封王了。 几个皇子都被封为诸侯王之后,就该到封地就国了,从此没法在汉武帝跟前晃荡,再也影响不到太子了。 很多人认为,正是因为霍去病的这一举动,引起了汉武帝的猜忌,并最终导致他半年后英年早逝。 那么,事情的真相,果真如此吗? 其实我们细读史料,会发现,霍去病率领群臣上书请汉武帝分封诸侯王,而汉武帝不答应,这其实只是正常的分封流程罢了。 在古代,皇帝想要登基,想要封皇后,想要立太子,想要分封诸侯王,都要走一个“三请三辞”的程序。 也就是说,新皇准备登基了,或者想要封皇后立太子了,他们不能自己提出这事,而是要由大臣或者宗室上书,请皇帝做这些事。皇帝也不能大喜过望地一口答应下来,而要推辞几次,表明自己真没有这个想法。 皇帝每次推辞,大臣或宗室都要继续上书,来回几次之后,皇帝终于“勉为其难”地答应了大臣,登上皇位,或者给身边的人分封。 这是要天下人展示,皇帝本人真没有野心,也不是老想着为妻子儿子谋福利,而是下面的人非要他怎么做,他不得不从啊。 不过由于史记和汉书的记载都比较简略,所以这些三请三辞的过程,一般没有被记录下来。 而霍去病请封诸侯王的这一次,是因为后来补记史记的褚少孙,把皇帝和大臣往来之间的奏折都抄附上来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次完整的三请三辞的流程。 实际上,我们细读史记和汉书就知道,早在霍去病上书的前一年,汉武帝就已经下令,为他的3个儿子准备好封地。一切准备就绪之后,霍去病作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开始率领重臣配合汉武帝走流程。 这和霍去病半年后去世,没什么关系。这只是巧合罢了。 而且汉朝的皇子们,也不是封王之后就立刻要去封地的。汉武帝本人4岁封王,也一直没离开长安。 史记里另一次记载得比较完整的三请三辞,是汉文帝登基。 当时,刘家的宗室和功臣联合起来,诛灭吕氏,废了吕后里的傀儡皇帝,请代王刘恒进京登基。 刘恒来到长安之后,一切准备就绪,就差进宫登基了。刘恒依然在代王的府邸里,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了大臣们请他登基的要求。双方配合默契地往来了整整5次,刘恒终于“勉为其难”地同意登基。 这个过程,在史记里记载得清清楚楚。 我们现代人看到这些,可能会觉得,古人真是矫情啊。 但是在古人眼里,这些都是不得不走的流程。

0 阅读:0
丰丰谈历史

丰丰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