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52岁的金庸坚决要娶23岁的酒吧服务员林乐怡,并不惜和妻子朱玫反目,彼时大儿子得知父亲背叛家庭时,没想到绝望自杀,朱玫心灰意冷决定放手同意离婚,但是提出一个条件:林乐怡必须绝育! 1976年的香港,光影流转,繁华依旧,却注定承载一场令人唏嘘的家庭剧。金庸,这位以武侠小说名扬华语世界的文学大家,迎来了他人生中最轰动的一次情感风暴。 这一年,他52岁,事业如日中天,但他却因爱上23岁的酒吧服务员林乐怡,与妻子朱玫反目成仇,甚至引发了长子查传侠的自杀悲剧。 朱玫是金庸的第二任妻子,两人在1956年结婚。那时的金庸刚刚经历第一段失败的婚姻,事业低迷,前路渺茫。而朱玫则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新闻记者,毕业于香港大学。 她对金庸才华的仰慕超越了一切世俗的考虑,甚至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毅然选择与金庸携手共度人生。为了支持金庸的事业,她辞去记者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家庭和金庸创办《明报》的事业中。 《明报》的初创时期困难重重,资金短缺、报纸销量低迷,一度濒临倒闭。朱玫毫不犹豫地变卖了嫁妆和首饰,还亲自参与报社事务。她不仅是报社的唯一女记者,还负责采访、编辑甚至跑销售。 在家庭中,她还要照顾四个年幼的孩子,尽力让金庸专注于创作。正是在朱玫的全力支持下,《明报》逐渐站稳脚跟,金庸的武侠小说成为报纸的灵魂,而他本人也迎来了事业的高峰。 然而,事业的成功并没有为两人的婚姻带来幸福。随着《明报》的发展壮大,金庸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而朱玫则因为家庭和事业的双重压力,性格愈发刚强,两人之间的争执也越来越多。金庸逐渐感到压抑和疲惫,夫妻间的感情裂痕日渐显现。 这一切在1966年埋下了伏笔。那一年,金庸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遇到了当时16岁的林乐怡。她是酒吧的一名服务员,因为家庭贫困早早辍学打工。 她的青春活力和温柔体贴让金庸感到一种久违的轻松和慰藉。两人逐渐熟悉,金庸开始频繁前往酒吧,后来甚至在跑马地租下房子,与林乐怡秘密相处。这样的关系持续了十年,直到1976年最终曝光。 朱玫发现丈夫的婚外情后,内心愤怒又绝望。在激烈争执之后,金庸坦白了一切,并表示想要结束这段婚姻。朱玫试图挽回,但金庸的态度坚定,他明确表示要与林乐怡在一起。 失望至极的朱玫向金庸提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离婚可以,但林乐怡必须绝育。这个条件看似苛刻,却是朱玫最后的底线——她无法忍受另一个女人享受自己用青春和汗水换来的家庭和事业。 就在金庸与朱玫争执不下时,远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长子查传侠得知了家庭危机的消息。查传侠自幼聪慧,被誉为“小神童”,11岁便发表了人生第一篇文章《我的人生是为了什么》。 他对文学和哲学有着超乎年龄的兴趣,也继承了父亲的才华。然而,性格敏感早熟的他,在面对父母的感情破裂时,感到无助和崩溃。 当时的查传侠,正陷入一段不顺利的恋情。他的女友外向开朗,喜欢与其他男生交往,这让查传侠苦恼不堪。当家庭危机的消息传来时,他倍感孤独和压力。 他打电话试图劝说父亲,恳请他为了家庭和孩子放弃离婚的念头。然而,金庸的态度冷淡,并未接受他的劝说。这通电话成为压垮查传侠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1976年10月,19岁的查传侠在宿舍中选择自缢。他的死如同一声晴天霹雳,震撼了整个家庭。朱玫因儿子的死愤怒又悲痛,最终心灰意冷,同意离婚,但坚持要求林乐怡绝育。金庸在经历一番痛苦挣扎后,答应了这一条件,而林乐怡也为了爱情,选择接受手术。 离婚后的朱玫过得并不如意。她拒绝接受金庸的经济补偿,仅带走最基本的生活用品,搬到香港湾仔的一座廉价公寓生活。 她靠摆摊为生,生活拮据。曾经风风火火的才女,晚年因抑郁症缠身,再也没有恢复往日的光彩。1998年,朱玫因病去世,享年63岁。在她去世时,拿到死亡证明的,竟是一名医院职工,而非她的家人。 金庸与林乐怡的婚姻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两人于1979年正式结婚,婚后林乐怡悉心照顾金庸,成为他生活和事业上的得力助手。然而,这段婚姻中也留有遗憾。林乐怡因绝育而无法生育自己的孩子,这成为她一生的遗憾。而金庸在晚年,频频提及对朱玫的愧疚以及对长子的怀念。 金庸的一生,既是文坛的传奇,也是家庭的遗憾。他笔下的侠义精神和深情厚谊,与他现实中的复杂情感形成了鲜明对比。或许,正是因为他在生活中经历了这些复杂的情感纠葛,他的武侠世界才更显真实而动人。 这场情感风暴不仅改变了金庸的一生,也给他留下了无尽的悔恨和遗憾。而读者们,透过这一幕幕家庭剧,或许能更深刻地理解:爱情、家庭与责任,有时难以两全。
1976年,52岁的金庸坚决要娶23岁的酒吧服务员林乐怡,并不惜和妻子朱玫反目,
李小哥知识说
2024-11-25 14:28:55
0
阅读:489
滟滟
比他的表哥们好不到哪去!不知道作品里哪个是他自己?
阿旸
他不是还看不上表哥徐志摩吗?自己也是一样的人
用户17xxx15
不是人,是魔
用户15xxx68
文人墨客也是骚性大如牛!
淘气的小箭头
文人都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