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谨亲王尼堪是努尔哈赤嫡孙,也是清朝唯一战死沙场的亲王,可他去世之后却差点被顺治皇帝削去爵位。 顺治皇帝之所以看他不顺眼,和多尔衮有关。 尼堪的经历十分坎坷。 他的父亲褚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嫡长子,也是努尔哈赤钦定的继承人。 可是褚英虽然战功赫赫,却性格残暴,和他的弟弟们,以及努尔哈赤倚重的“五大臣”,都关系恶劣,还疑似和明朝暗通款曲。 最终,褚英先被圈禁,后被努尔哈赤杀死。 不过努尔哈赤没有祸及褚英的子孙,所以尼堪作为褚英的儿子,虽然不复之前储君之子的风光,却依然有机会跟着努尔哈赤打仗立功。 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继位,尼堪被封为贝子,多次随军出征。 皇太极去世后,顺治登基,多尔衮掌权,尼堪更是参加了清顺山海关之战、清顺潼关大战、清朝破弘光小朝廷之战、清朝破张献忠之战等决定性战役。 可以说,清朝入关之后的大战,大多都有尼堪的身影。 此时的多尔衮已经手握大权,为了进一步掌权甚至篡位,继续拉拢更多的宗室支持。而尼堪既战功赫赫,又是前任储君之子不可能威胁皇权,就成了多尔衮的重点拉拢对象。 顺治七年,多尔衮晋升尼堪为敬谨亲王,而后又因生病,让尼堪和巽亲王满达海、端重亲王博洛代理六部事务,史称“理政三王”。 可是不久之后,多尔衮意外坠马去世。 这可把尼堪给忙坏了。 一方面多尔衮没有儿子,又很快被顺治皇帝清算,留下了大量的财物无人继承,尼堪忙不迭地抢着多尔衮的财产,还上书背刺了多尔衮一把。 可另一方面,尼堪又多次包庇多尔衮的旧部。多尔衮的同母哥哥阿济格在被圈禁之后还在说顺治皇帝的坏话,并私藏兵器,尼堪却隐瞒不报,还为此被降为了郡王。 不过此时清朝的宗室,一来因为天花肆虐,二来因为多年的权力斗争,已经不剩多少个能够主事的了。所以被削爵的尼堪很快又恢复了亲王爵位。 而且,顺治皇帝还交给他一个重任:南明的大将李定国和孙可望等人反击得很厉害,前线清军要顶不住了,顺治命令尼堪以亲王身份率兵出征,攻打孙可望。 此时的尼堪,心里估计是有点忐忑的。 别看他打仗的履历很光鲜亮丽的样子,可那都是副将啊。他这还是第一次以主帅身份率军出征呢。 但也没办法,清朝的那些百战之将已经死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也老得在床上起不来,只能尼堪上了。 尼堪出征后不久,李定国就在广西击败并杀死了清朝的定南王孔有德。 顺治皇帝紧急调尼堪去攻打李定国。 一开始尼堪的征战十分顺利,李定国的4万大军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清军轻而易举地就缴获了大量的战马和大象。 或许是得来太轻松的胜利让尼堪飘了,或许是尼堪长年作为副将习惯了冲锋陷阵,不知道一个合格的主帅应该以大军为重。 尼堪只率领少量人马,就急速追击李定国的溃军。 想不到李定国这是在诱敌深入。尼堪很快就发现自己深陷敌阵,力战而亡。 短短4个月内,李定国先杀清朝的定南王孔有德,再杀清朝的敬谨亲王尼堪,天下震动,史称“两蹶名王”。 尼堪也是清朝入关之后级别最高的战死沙场的将领,是清朝唯一一个死在战场上的亲王。 顺治紧张得都想要和李定国议和了。 可是过了几年,顺治缓过来之后,回想往事,突然觉得自己当年对多尔衮的清算似乎有点过火了。 于是他迁怒到了曾经背刺过多尔衮的人身上,其中就包括抢过多尔衮财产的尼堪。 顺治对尼堪的愤怒很复杂,既恨他背刺多尔衮,又恨他对多尔衮不够狠。 以至于尼堪的罪名很矛盾,一是私自抢夺多尔衮财产,二是包庇多尔衮旧部。 顺治恨不得削了尼堪的爵位,可是思来想去,觉得尼堪毕竟战死沙场,还是别太过分的好。 所以顺治最终只是下诏痛斥了去世6年的尼堪,没有再进一步迁怒尼堪的子孙。 这对尼堪及其子孙而言,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总的来说,尼堪的这些遭遇,从侧面反映了顺治对多尔衮的复杂心情。 你觉得是不是呢?
敬谨亲王尼堪是努尔哈赤嫡孙,也是清朝唯一战死沙场的亲王,可他去世之后却差点被顺治
丰丰谈历史
2024-11-30 15:20:34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