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出版的摩尔根的「基因论」,里面的信息含量也是非常的高,其中详细介绍了遗

墨者在此 2024-12-05 07:18:04

1959年出版的摩尔根的「基因论」,里面的信息含量也是非常的高,其中详细介绍了遗传学发展的过程,以及人们在这个过程中是如何不断的做出假设,进行实验,最后根据详尽而可靠的数据,推断出遗传物质应该是一组组基因的,并且,基因与性状的表达存在着复杂的关系,并非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在历史上,人们给这种遗传物质起过很多名字,比如遗子,种质,定子,后来应该确定为遗传因子,可能为此创造了一个新字,这个新字很可能就是「基因」,左基右因

从此书作者的阐述来看,提出基因论的时候,已经认识到染色体就像一条项链,基因则是这个项链上的珠子,每个或者每几个珠子会与某种性状强相关,古人称其为遗传因子

这就非常像是算学中的分解因式,因数分解了,因,应该就是内在构成的元素? 基,可能就是基础? 包括生化学中还有自由基,碱基等等

另外,作者在此书中就已经指出,染色体是互相缠绕的细丝了(图四),并且指出,如果染色体本身不变,基因种类和数量不变,但是,其中的基因位置发生变化,那么性状也会被改变

作者还指出,可以进行转基因,基因编辑等方法来改变染色体或者基因本身(图十一),这些会带来好或者坏的影响并不容易回答,因为需要看长期的对环境的影响和多环境的适应性

书中还提到了,性状的表达并非只是受基因影响,从基因到组织器官,整个发展过程是一个很长的链条,这个链条上任何一个环节受到影响,性状表达都会受到影响

诸位,这本书信息含量太大,据说是1928年之前出版的,但它就像控制论一样,提到了许多后来几十年才出现的技术

比如转基因是1990年左右的,表观遗传是2000年左右的,基因剪辑则是2010年左右的....相当魔幻吧?

我把书中的两个表放在最前面,大家可以看看古人是多么严谨,完全靠实验数据,推测出基因是一条直链排列,并且互换性与距离远近相关,还发现有连锁群的现象....

是的,推论出有基因,是在许多严谨的实验下得出的推论,除此之外别无可能,它甚至可以解释突变等现象

在书的结论部分,古人推测,基因不应该是一个分子,它应该是一种非化学性结合的有机物质,所以,把基因称为分子的确不专业了,而这是1928年据说就再版的书

不过,如果考察民国期间的出版物,你会发现直到1946年,讨论遗传现象的书里都没有提到基因概念,所以,基因论,此书应该就是1959年左右才被出版的了,最早不会早于1954年

但即使是如此,后来的转基因,表观遗传,基因剪辑都晚了 40 ~ 60 年才出现,真的是有趣了

.

0 阅读:0
墨者在此

墨者在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