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奉王明和张闻天博古的命令与张学良密商的中共代表潘汉年。 周恩来致潘汉年即转蒋介石电 (1937年1月28日) 汉年同志: 即转蒋先生: (甲)我们在西安已尽最大努力,杨虎城已决心服从蒋先生。惟东北军多数干部痛于张汉卿不能回陕见面一次,决不肯先撤兵。恩来及何柱国、王以哲等向之说服亦无效。 (乙)除我们继续努力向他们说服外,务请蒋先生抚念此流亡之师,以手书告东北军将领,保证撤兵后,即给张恢复公权,发表名义,许张出席三中全会。并许张来陕训话一次,以安东北军之心。 (丙)请蒋先生许张汉卿写亲笔信给杨、于、孙、何、王及东北军将领,坚其撤兵之决心。 (丁)请蒋先生许可西安及东北军派代表见张一面,然后撤兵。 (戊)时机紧迫,请蒋先生速允办,否则忍令此抗日之师互耗国力,必非蒋先生之所愿。 (己)蒋先生有抚慰东北军其他办法,我们无不赞同。 周恩来 俭亥 毛泽东周恩来致潘汉年告以放弃陕南驻兵要求电(节略) 略了哪些内容? 毛泽东,周恩来关于西安事变后要求蒋介石 执行的条件问题致潘汉年电(一九三七年一月二十一日) 毛泽东周恩来致潘汉年请速与陈立夫等接洽电 (1937年1月1日) 汉年同志: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极于国事有利。但闻亲日派极力阻碍蒋委员长新政策之实施,不执行撤兵命令,企图重新挑起内战,此仅于政学系及日本有利,将给民族国家及国民党以极大损害。 共产党与红军坚决站在和平解决国事之立场上,赞助国民党一切有利于救亡图存之改革,愿与陈立夫、宋子文、孙哲生、冯焕章各方面商洽团结一致挽救危局之方法。盖今日一切有良心的人,均应团结起来,制裁亲日派之祸国阴谋。望本此方针,速与陈立夫先生接洽,并以结果电告。 又,红军全部已集结训练,静待划定防地,准备抗日,绝无扰乱中央军及侵入国民党区域之企图。 毛泽东 周恩来 毛泽东致周恩来博古电 (1937午1月5日) 周恩来、博古: 潘汉年四日由南京来电转上。他与张冲即来西安,关于此事处置,我意如下: (甲)蒋介石、宋子文责备我们宣布西安协定无信义, 我们回答:南京在蒋介石回后重新宣布剿共方针,重新向西北进兵,并扣留张学良,破坏协定与破坏信义。 (乙)同意南京用政治方式解决西北善后问题,但须在下列条件之下: (一)立即撤兵; (二)立即释放张学良回陕; (三)保证西安协定之实行。 (丙)两党关系三大纲领已与蒋、宋磋商,井已明白为蒋、宋所承认,纲目委潘汉年全权接洽,恩来无去南京之必要。但在撤兵、释张、改组政府实行后,即证明南京尚愿顾全信义时,可去南京一行。此时则无人能证明周恩来去宁(南京)后,不为张学良第二。 (丁)请在潘汉年、张冲来西安前预先考虑,并望电告。 (戊)电台应时刻联络。 毛泽东 潘汉年致毛泽东周恩来电 (1937年1月26日) 毛、周同志: (一)回、有两电已悉。给养问题,请示蒋先生矣。 (二)必须有蒋先生手书事,当即与宋子文先生续商。但关于整个阵地问题,彼方表示,既托杨虎臣提议在前,且除陕南地区外,余已彼承允。原议只说凉州以西,而今又说(西路军)凉州、肃州二城,节外生枝,居间处者,认为无能为力。 潘汉年致毛泽东周恩来电 (1937年1月26日) 毛、周同志: (一)回、有两电已悉。给养问题,请示蒋先生矣。 (二)必须有蒋先生手书事,当即与宋子文先生续商。但关于整个阵地问题,彼方表示,既托杨虎臣提议在前,且除陕南地区外,余已彼承允。原议只说凉州以西,而今又说凉州、肃州二城,节外生枝,居间处者,认为无能为力。 (三)如我方肯退出陕南,彼方方能谈及目前给养与资助,如认为陕南地区不能作让步,资助事无从谈起。归彼后经费给养,彼方表示可待三全会后,照人马实数,照中央军待遇支给。 (四)中央社失实之宣传,已转知陈先生,饬该社勿再作失实之宣传。 汉年 毛泽东周恩来致潘汉年告以放弃陕南驻兵要求电(节略) 略了哪些内容? (1937年1月29日) 汉年同志: 为坚决赞助蒋先生方针和平解决西北问题,并永远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起见,我们决定放弃陕南驻兵的要求。将徐海东部第一步由商县撤至醴泉,第二步撤至正宁、庆阳。 可在渭南撤兵之前三天,开始由商县撤退,以便在中央军进驻西安之前,通过西安咸阳线,惟须在陕北或宁夏增加一部分防地。(略) 毛泽东 周恩来
此时奉王明和张闻天博古的命令与张学良密商的中共代表潘汉年。 周恩来致潘汉年即
书竹随心过去
2024-12-05 10:10: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