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06 你是否真的伸张正义了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建筑工程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一般都是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除外。 庭审的意义: 解决纠纷、确定事实。确定事实的依据按什么标准,法官认为是真实可信的?可以作为呈堂证供的? 在庭审中,法官的职责是确保法律的公正实施,维护社会的正义。庭审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纠纷,更在于通过对事实的审查和法律的适用,达到对真相的探求。法官作为法律的执行者,其判断和裁决直接影响着当事人的权益和社会的法治环境。 确定事实的依据主要依赖于证据。证据的标准包括合法性、相关性和真实性。法官在审理案件时,会对提交的证据进行严格审查,以判断其是否符合这些标准。合法性是指证据的取得是否遵循法律程序;相关性则是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关联程度;真实性则要求证据能够真实反映事实。 在庭审中,法官需要综合考虑各类证据,包括证人证言、书面材料、物证等。法官不仅要关注证据本身的质量,还需评估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程度。比如,证人证言是否一致,书面证据是否与其他证据相符等。这一过程要求法官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审判经验,以便在复杂的事实面前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 此外,法官在庭审中还需保持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双方都有机会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提供证据,法官通过审理双方的主张,力求在法律框架内找到最接近真相的解决方案。 总之,法官在庭审中是否真正伸张正义,取决于其对事实的准确判断和对法律的公正适用。只有通过严格的证据审查和公正的裁决,才能实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坚持公平,捍卫正义 公正真实,职业操守 智慧诠释法律,秉持法律道德
法官:06 你是否真的伸张正义了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建筑工程合同纠纷
惟辛说事
2024-12-06 07:30:15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