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江发展的成功与失败

小楼有起春风 2024-12-19 18:50:22
[握手R][握手R][握手R]不人云亦云,只分享我的独立思考。 ——————— 杭州城区跨江发展的成功,其实是三方力量共同支撑的。 一方是杭州城区的主观意愿,把G20、亚运会两个决定杭州城运的重大事件都放在江南岸的奥体。而奥体的选址当时曾经在临平、下沙等江北岸区域都研究过,最终选择了跨江。 一方是萧山民营经济的有力支撑。作为曾经的浙江第一区(县),萧山不仅有实力,也积极配合杭州整体的跨江发展策略,让资源北上。世纪城的高楼大厦里,成了萧山本土企业大佬和诸多民营公司的总部,如果他们继续蜷缩在萧山城区,也没法给世纪城注入活力。 还有一方是滨江区高新产业的推动。包括阿里总部的南迁,杭州把优势产业放在江南岸,说明并非嘴上跨江,而是有实际行动的,再加上支持力度极大的创业环境,给江南的崛起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股力量的合力,才成就了如今钱塘江一江两岸的繁华。 现在富阳也要学习杭州城区跨江发展,但其实富阳还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只能靠自己! 于是,富阳默默地把自己城区的资源逐渐向江南岸导入,包括设立富阳首个高铁站,引进省人民医院、天街、胜利小学等。这是跨江的必要,也会一定程度导致富阳的精力分散。 而富春湾新城虽然曾经有雄厚的实力,但随着造纸产业的腾空换鸟,一段时间内只剩下土地,没有萧山那么强大的实力,去支撑富阳拥江发展的第二支“北上力量”。 至于第三方,富阳本来是有支撑的,就是来自杭州主城区。在富春湾新城设立的滨富合作区,就是滨江区的支持,并成功落地富芯半导体、杭州光机所、西湖大学光电研究院等项目。只是它还面临萧山的资源争夺,后者凭借地理上、文化上与滨江区一母同胞的优势,正在积极合作滨萧一体化。在这样的环境下,富阳拥江发展的第三极,能否持续得到足够的支撑,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因此,富阳的跨江,更多的是自己的跨江,没有双向奔赴,甚至三向奔赴的合力。 那么,你怎么看?

0 阅读:21

评论列表

UU

UU

2025-02-03 14:52

主要是萧山的支撑。阿里留在滨江的已经没多少了。论高新产业,也没多少成规模的。吸引985的阿里蚂蚁字节都不在滨江,也就一个华为算是有点排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