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日本民间团体要求中国大使馆道歉,声称“南京大屠杀”只是“中国战时宣

粉墨叔叔登场 2024-12-24 19:18:14

12月21日,日本民间团体要求中国大使馆道歉,声称“南京大屠杀”只是“中国战时宣传”,并且因为中国的纪念日,让在中国的日本学校,在当天出现停课和网上授课现象,导致“日本人处于危险中”。 2024年12月21日,震惊社会的消息传出——日本某民间团体向中国驻日大使馆提出抗议,要求就“南京大屠杀”相关言论道歉,这个事件的背后不仅仅是一场文化和历史的冲突,更是深刻的民族情感与历史记忆之间的较量。 12月13日中国驻日大使馆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通过其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发布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声明。 声明中提到南京大屠杀是一段沉痛的历史,铭记这段历史是为了让后人不忘国耻、珍惜和平,然而正是这篇声明,引发了日本民间团体“南京真国民运动”的强烈反应。 这一团体由阿罗健一(日本近现代史研究学者)和杉原诚四郎(国际历史论战研究所会长)领导,他们联合发表声明,要求中国大使馆就该声明内容道歉,认为这种表态不仅煽动了仇日情绪,而且可能会影响在华日本人的安全。 这些日本民间团体的立场,极力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认为南京大屠杀的记载只是中国政府在战时的宣传工具,是一场“夸大的历史虚构”。 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他们提到了1937年毛泽东的讲话中未提及南京大屠杀,甚至在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中,周恩来也未提及该事件,另外他们还指出,中国的教科书直到1979年才开始明确讲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基于这些依据,他们坚信南京大屠杀并非真实的历史事件。 然而这一立场遭到了中国方面的强烈反击,在中国人的眼中南京大屠杀是一段无法磨灭的历史创伤,三十万中国同胞在战争中丧生,这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事件,更是民族的伤痛和耻辱,无法被抹去。 中国政府强调,纪念南京大屠杀并不是为了煽动仇恨,而是为了让后代铭记历史,警醒和平的重要性。 日本民间团体的言论反映出深刻的心理动机和对历史的偏见,阿罗健一和杉原诚四郎等人的观点,不仅仅是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否认,更是对日本在战争中行为的掩饰和美化。 他们的立场体现了日本右翼军事思想的延续,这种思想仍然在日本社会中存在,尤其是在一些政治力量的支持下。 对于这些人而言,否认或美化历史似乎是“保护”国家尊严的行为,但这一行为实际上却给中日关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两国民众之间的敌对情绪。 从日本民间团体的反应来看,他们更关心的是当时的政治与军事形势,而忽视了南京大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痛苦,在日本一些极端民族主义者依然坚持对这段历史进行歪曲与否认,甚至公开宣扬对中国的仇视,这种思想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更是对未来两国和平关系的威胁。 中国人民对这一事件的反应可谓是愤怒和失望交织,许多中国网民在评论中表示,这些言论充分暴露了日本右翼的顽固与虚伪,他们宁愿相信历史的谎言,也不愿面对自己曾经的罪行。 部分评论认为日本右翼势力的存在,实际上加剧了两国之间的仇恨和不信任,而这种情绪在日本年轻一代中蔓延,给两国的未来关系带来更大的挑战。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这一事件暴露了日本社会在历史问题上的长期矛盾,正如历史学者所言,只有正视历史,才能够真正走向和平,许多中国人认为历史的真相应该为全世界所共知,否认历史的行为不仅是对历史受害者的不公,也是对未来国际关系的危害。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日本右翼势力对南京大屠杀的否认和美化,并非个别现象而是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在日本的政治文化中,尤其是在部分右翼团体的影响下,军国主义的思想仍然顽固地存在。 这次事件表明,中日之间的历史纷争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甚至在某些领域依然存在激烈的对立,面对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冲突,如何正确看待历史,正视双方的痛苦与创伤,仍然是两国政府和民众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我在罐头搞创作 (信息来源:日本产经新闻 2024年12月21日 关于“阿罗等人抗议中国大使馆“南京大屠杀”帖文,称“不能对日本人的危险熟视无睹””的报道)

0 阅读:11
粉墨叔叔登场

粉墨叔叔登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