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4a级?不过是“气不行,痰不消,淤不化”罢了! 之前接诊过一位患者,这位患者已经和甲状腺结节“相伴”了2年。最初,结节只是3级,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发展到了4a级,大小达到了2.3cm×2.1cm。 她经常感到喉咙里有异物感,仿佛有什么东西卡在那里,让人难受不已。更令人揪心的是,她还查出了子宫肌瘤。这可真是让人揪心不已,身体里仿佛藏着两颗“小炸弹”,随时都可能引发问题。 当我仔细为她观诊时,发现她的甲状腺左侧有一个结节,质地较硬,表面较光滑,按压时并无疼痛感,但吞咽时能明显感觉到结节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 再看她的舌象和脉象,舌红有瘀斑,苔黄且腻,脉沉弦。 除此之外,她还向我诉说着自己的其他不适:胃口不佳,吃一点东西就感觉撑得慌;容易疲劳,稍微干点活儿就累得不行;月经量多,每次来月经都像是身体在“失血”;小腹坠胀,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往下坠;大便时而干结,时而不成形,排便也不顺畅。 根据她的情况,我为她开了一个方子:醋柴胡、当归、厚朴、茯苓、白芍、炙甘草、郁金、连翘、薏苡仁、炒白术、玄参、半枝莲等。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大家,个人用药千万不能擅自使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使用,否则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用药一个月后,奇迹发生了!她脖子上原本鸽子蛋大小的甲状腺结节变软了,也变小了,而且食欲也有所改善。再用一个半月后,子宫肌瘤萎缩了超过一半,出血量明显减少,甲状腺结节更是降级为1类,身体也没有其他不适了。这真是让人欣喜若狂,仿佛身体里的“小炸弹”被成功拆除,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甲状腺结节在中医里被称为“痰块”。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家里的下水道,如果水道正常,水流畅通无阻,那么水就会很快被流走;相反,如果水道出现问题,那么水肯定就会拥堵,从而造成麻烦。 而痰块,就是体内无法被运化的痰湿,它们凝聚在一起,形成了结节。如果这些痰湿到了脖子上,自然就是甲状腺结节了;如果到了皮肤上,可能就会变成脂肪瘤;如果到了子宫里,就会成为子宫肌瘤等等。 这些不同的名字,只不过是西医赋予的。在中医看来,它们统统都可以归结为“痰湿”。 在中医理论中,痰湿的形成往往与肝郁气滞有关。长期的病痛必然会引发肝郁,而这位患者的舌脉之象也明确地表明了这一点。 她的舌苔腻,说明体内有痰湿淤积,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身体各部位无法得到充分的滋养。淤血循经脉游走,一旦堵在某个地方,必然会引发结节。 所以,我们的调理重点就在于疏肝行气,化痰散结。具体来说: 柴胡、郁金、当归、厚朴、白芍——它们的主要作用是行气,疏肝解郁。这些药物能够帮助我们打通身体里的“气路”,让气顺畅地流动起来,从而缓解肝郁带来的不适。 薏苡仁、炒白术、茯苓——这些药物的作用是健脾化湿,防止痰湿的生成。它们就像是身体里的“清洁工”,帮助我们清理多余的痰湿,让身体保持清爽。 玄参、半枝莲、连翘——这些药物可以清热化瘀,防止热邪伤身。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清除身体里的“热毒”,让身体保持平衡。 炙甘草——它就像是一个“和事佬”,能够和诸药,兼顾全身,让整个方子更好地发挥作用。 朋友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它。当身体出现不适时,不要过于慌张,也许只是身体里的“气”“痰”“淤”出了点小问题。 通过合理的调理,我们完全有可能让身体恢复健康。当然,这需要我们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千万不能盲目自行用药。
甲状腺癌患者要少碰海虾?提醒:不想甲状腺再受伤害,这几种食物少吃为宜甲状腺
【1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