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位独居老人猝死家中,身后留下四百多万财产与一套房,无遗嘱和法定继承人,堂弟起诉民政局争遗产,法院判决引网友热议。 “这房子和钱,凭什么不分给我!”3年前那个燥热的夏天,上海徐汇区一个普通小区里,一场遗产纷争悄然拉开帷幕。 独居老人葛老伯猝死家中,身后留下430万巨款和一套房,本应安静离去的他,却因这笔丰厚遗产,在身后掀起了惊涛骇浪。 葛老伯一生也算坎坷,自幼患有癫痫,早年和妻子在昆山生活,妻子离世后,他回到徐汇区独居。 命运似乎对他格外残酷,未曾生育的女儿、老伴,还有祖父母、外祖父母都早早离他而去。在他突然离世后,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竟找不到继承人。 依照《民法典》规定,徐汇区民政局作为老人住所地的民政部门,被法院指定为遗产管理人,这是法律赋予的职责,也是对无主遗产的一种妥善处理方式。 谁能想到,平静的局面很快被打破。葛老伯的堂弟夫妇坐不住了,他们一纸诉状将民政局告上法庭,要求分得全部遗产。 堂弟夫妇觉得自己平时没少探望、送医、照顾老人,老人的身后事也是他们料理,于情于理都该继承这笔遗产。这诉求一提出,大家看法不一。 有人觉得堂弟夫妇照顾老人这么久,拿遗产是理所当然;但也有人认为,继承可不是只看照顾,得按法律规矩来。 从法律层面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得明明白白,有遗嘱按遗嘱,没遗嘱就按法定继承,法定继承又分第一、第二顺序。 葛老伯没有第一、第二顺序继承人,这遗产归属自然得好好琢磨。 法院在审理时,并没有简单地一刀切。徐汇法院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仔细审查证据,结合堂弟夫妇对老人的扶养时间、扶养程度等实际情况,酌情判定两原告分得当时查明的遗产中除房屋之外的全部遗产,总计约130万元。 这判决一出,看似尘埃落定,可没想到,堂弟夫妇在拿到130万元后,又发现老人名下还有一笔300万元存款,于是又打起了这笔钱的主意,另行起诉要求继承。 这回法院没有同意,承办法官表示,前期判决中,堂弟夫妇分得的遗产数额和他们的照顾程度已经相匹配了。 两起案件判决生效后,徐汇区民政局就葛老伯留下的房屋以及300万元存款分别向法院申请,认定为无主财产。经拍卖、变卖后所得收归国家所有;而那300万元存款还在公示期。 这件事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网友们纷纷发表看法。有人觉得堂弟夫妇的做法太过分,在拿到130万后还不满足,为了那300万存款再次起诉,尽显贪婪。“给了130万还不知足,吃相太难看了。”这种声音不在少数 。 还有些网友则更关注法律层面,强调法律是公正的底线,既然法院已依据堂弟夫妇的照料情况做出合理判决,就必须严格遵守。 随意满足堂弟夫妇的额外要求,法律的威严将荡然无存,而让这笔巨额财产归国家所有,用于社会公共事业,实现资源合理分配,才是最公平公正的结果。 这场遗产纷争,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在利益面前的挣扎,也引发大家对情理与法理关系的深刻思考。不知道大家对这件事怎么看呢,不妨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 (信息来源:潮新闻—2025-1-18《上海老人离世430万和1套房无人继承,堂弟起诉民政局要求继承遗产,法院:分其130万元,其余收归国有》)
上海,七旬残障老人在母亲过世后独自一人继承房产,因弟弟自愿放弃继承权。可就在公证
【2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