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论文不是句子的简单堆砌,而是逻辑推导
一只思敏在浙大吃烧烤
2025-03-26 23:51:05
🔹《拯救「研究牲」计划》第66篇,这个系列合集见笔记结尾👇🏻
在我给学生审论文批注了无数次的“缺乏逻辑衔接”和“不要碎句子堆叠”之后,我终于忍不住要讲讲这个话题。
我在之前的笔记中反复强调过:
🔺论文的最小单位是【句子】。整篇论文中章之间需要逻辑衔接,节之间需要逻辑衔接,段之间需要逻辑衔接,而精细到句子之间也需要逻辑衔接。
可是我发现真的很多学生缺乏有关这一点的意识。
以论文中的一段话为例,我们先来可视化感受一下:
✔️好的论文写出来应该是这样:(—是句子,~是逻辑衔接)
—~—~—~—~—
✔️而很多学生写出来的是这样:
— — — — —
简单来说就是一堆碎句子的罗列和堆砌。
再配合上有些学生“一逗(逗号)到底”的坏习惯那就更灾难了,一段只由一句话组成:
“…,…,…,…,…,…。”不仅没有句号停顿让人读得喘不上气来,而且句子太碎,每一个短句都像孤家寡人一样毫无逻辑关系可言,给人感觉像下台阶一样“咯噔咯噔”的,一点也不丝滑。
甚至都不要求丝滑了,很多时候他们能把【句子走向】写得更灾难。
给人感觉像是开了一辆车,原本直线走得好好的结果没打任何招呼突然掉头来了个急转弯——就是这么的生硬,让人根本不知道他的论文到底想说什么到底想去哪里。
完全就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每个句子都是另起炉灶,看不出和前一句的半点关系。这些句子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它们能在这里相遇,完全靠作者这个“月老”硬生生的“缘分一线牵”。
每次审到这种论文我都忍不住皱起眉头咬着牙往下看。那审稿人的观感又怎么能好?
🔺所以我们说一篇好的论文就像一串珍珠项链。
项链上的每颗珍珠都紧紧地被一根线串起来。而这根线,就是你论文这部分内容想表达的主旨。在这部分内容里分布的句子,他们都有共同的指向性,被这根线(主旨)有逻辑的串起来。
而缺乏逻辑衔接的句子就像一盘散落的珍珠,没了线串起来,四下滚落,毫无关系。
那要如何才能写出一串珍珠项链?
🔺逻辑衔接的关键在于“推导”。
你应该思考的是从上一句是怎么推导得出下一句的……
(写不下啦,剩下的文字见图片👆🏻)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