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透过道德看历史(四)#资治通鉴#历史故事#中国历史#以古鉴今#原创作品

碧泉映月 2025-03-29 13:38:10

不要透过道德看历史(四)#资治通鉴 #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 #以古鉴今#原创作品 听说吴起来投,魏文侯连忙向自己的智囊李克征求意见。李克客观地分析道:“吴起这个人毛病是薄情寡义、贪婪好色,但是他善于谋略、用兵如神,其军事能力不在司马穰苴之下。” 魏文侯听说吴起的能力堪比司马穰苴,他会心地点了点头。他心里清楚,司马穰苴的战略眼光和治国能力,曾对齐国称霸和日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魏文侯心想:“吴起真要有司马穰苴的本事,辅佐魏国强大起来,他身上的那些缺点是可以容忍的。”魏文侯经过反复斟酌、认真推敲,最后决定任用吴起做魏国的将军。 吴起很快就到任了。第一件事就是对敌我的力量做分析判断,他的对手是秦军,这是一支纪律严明、勇猛善战的铁军,而魏国的军队却没打过多少硬仗。兵法云:“兵非益多也,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在其他条件已经确定的情况下,人心士气是决胜的关键。怎么才能提高军队的士气呢? 古人惯用的做法是进行战前动员,让即将奔赴前线的将士们相信,这次战争自己代表的是正义一方,是以我之有道,伐彼之无道。但是,这种做法到了春秋末期已经收效甚微,几乎人人都知道,战争的唯一目的就是霸占领土、争夺人口——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春秋无义战”——所谓的“吊民伐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借口。在这种条件下,吴起首创了一种鼓舞士气的做法——开展拥官爱兵运动。 自从吴起接手了这支部队,队伍里就经常见到他的身影。他穿着和战士们一样的军服,住着和战士们一样的帐篷,吃着和战士们一样的饭菜,谈论着和战士们一样的家长里短。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俨然一副长者模样。长途行军时,他经常把坐骑让给伤兵,自己一边走一边给大家讲故事,队伍里不时地发出一阵阵轻松的笑声。战士们都知道,有一副他专用的扁担,上面刻有他的名字,那是他和战士们一起担粮草、筑堡垒时用的。看看今天的普京,是不是经常现身俄乌战场的前线?他就是和咱当年的吴起学的。 吴起对战士们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有一次一个小战士背上长了疮,吴起知道后亲自去看望,他发现只要把烂疮里边的脓血清除掉就好了。但那个时候没有军医,于是吴起就用嘴一口一口地把脓血吸了出来。经过这样处理,小战士的病疮很快就好了。这件事令战士们大为感动,广为传颂,很快就传到了小战士母亲的耳朵里。谁想到这位母亲听后却伤心地哭了。邻居们不解的问她:“咱儿子不过是个无名小卒,人家吴起可是一个大将军啊,那么大的将军亲自给咱儿子治病,这好事儿搁谁身上他不受宠若惊呢!你哭个啥呀?”只见那母亲缓缓地抹了抹眼泪,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唉!你们不知道啊,去年孩子他爹也是背上长了疮,也是吴起将军用嘴一口一口地吸脓血,把他的病疮给治好的。从那以后,孩子他爹在打仗的时候就不知道什么是害怕,冲锋陷阵,屡立战功,不久就战死沙场,如今连他的尸骨在哪儿都不知道。现在吴起将军又这样对待我的儿子,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想都不愿想!”大伙儿听后,都沉默了。 一个人,仅仅感觉到将军把自己当人看,就会拼了命地杀敌立功。也许你会说:“这样的人未免也太容易被糊弄了!”其实不然,再傻的人也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因为生活没有把他当人看,他才为了争取当人的权利,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想一想战斗在加沙的哈马斯,他们都不怕死,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热爱生命的。在战国时期,战士们在将军的眼里仅仅是战斗的机器。吴起能以这样的方式带队伍,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兵法云:“上下同欲者胜。”在吴起的用心治理下,这支队伍官兵一心、步调一致。在收复西河之地与秦国军队的战斗中屡屡获胜,接连夺取了五座城池,并由吴起亲自镇守。秦兵遂不敢东向。

0 阅读:0
碧泉映月

碧泉映月

碧泉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