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年间,朱元璋下令抄家,这家的8岁的孩子怒怼朱元璋:“我爷爷为你挡箭,父亲也为

看历史浮沉吖 2025-03-30 16:58:26

明朝年间,朱元璋下令抄家,这家的8岁的孩子怒怼朱元璋:“我爷爷为你挡箭,父亲也为你战死疆场,如今却要抄我家?”朱元璋看着他微笑着说:“我只是抄家而已,你应该谢我才对。”   怒怼朱元璋的孩子叫陈子善。   陈子善是陈家中最小的孩子,他爷爷陈德是朱元璋的功臣,曾经舍身挡9箭才保住了朱元璋的性命。   那是在鄱阳湖之战的时候,当时,朱元璋最大的敌人是陈友谅,他常年盘踞在湖广一代。朱元璋要想当皇帝,就必须除掉陈友谅。1363年,朱元璋亲自率大军前去征讨,作为朱元璋的老乡也是老部下,陈德一同前往,并不离朱元璋的左右。   这一仗打的天昏地暗,甚是惨烈。由于朱元璋军队人数上较少,所以开始时,他的军队处于劣势。为了鼓舞士气,朱元璋冲锋在前,带领将士冲向敌军阵营,并放火烧了陈友谅的战船,这一番操作让对方乱了阵脚。   此时,朱元璋已经完全暴露在了敌人的面前,陈友谅命令手下放箭,朱元璋觉得“我命休矣”。就在这时,陈德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体为朱元璋挡了9箭,朱元璋才没死于非命。鄱阳湖之战,朱元璋以少胜多,声名大振。他对陈德许诺说,如果自己日后做了皇帝,绝不忘记救命之恩。   身中九箭,本来九死一生,可陈德偏偏命不该绝,活了下来。   后来朱元璋真的做了皇帝,他履行诺言,加封陈德为临江侯,并且这个爵位可以世袭。受到如此高的嘉奖,陈德并没有居功自傲,而是继续鞍前马后地嗣后着朱元璋,大臣们服气,朱元璋感动。   没过几年,陈德箭病复发,不治身亡。   按照圣旨,陈德的儿子陈镛继承了父亲的王位。要知道,这个位子仅次于皇帝,文武百官皆在陈镛之下。当初陈德在时,为朱元璋出生入死,百官信服。而陈镛的平步青云,却招来许多人的嫉妒。在这些嫉妒的人群中有个叫李善长的人,他最大的本事就是溜须拍马。朱元璋倒是非常喜欢。   朱元璋自幼并未读过太多的书,打下江山后,对如何治理国家并不擅长。所以明朝建立后不久,朝廷上下并开始结党营私,派系林立。其中以胡惟庸由甚。朱元璋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他下令出动御林军,对想要谋反的胡惟庸以及手下进行围堵,当场处决。   有可能是自己没有能力甄别,也有可能是展示权威,朱元璋竟然将胡惟庸的亲属、上下级、以及有过雇佣关系的人通通除掉,也就是进行了“连坐”。这也是明朝有名的八大案件之一。   朱元璋的这一做法,让一直嫉妒陈镛,自己又只会溜须拍马的李善长见到了机会,他向朱元璋打小报告说:“陈德之子陈镛,曾和胡惟庸交往甚密,胡惟庸造反,是不是有陈镛的参与不得而知呀,臣以为陈镛亦有结党营私之嫌。”   听了胡惟庸的话,朱元璋连考虑都没考虑,下令将陈家抄家。   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始,年仅8岁的陈子善怒斥朱元璋的一幕。   朱元璋言外之意就是并没有灭门,就是说还没有赶尽杀绝,留了陈子善一条性命。有人说朱元璋没杀陈子善,是因为一个孩子根本对明朝构不成威胁。   后来陈子善长大成人,悟出来其中的道理,他一直低调做人,换来了一生平安。   于朱元璋生性多疑,又心狠手辣。这才是陈镛被抄家的真正原因。   朱元璋称帝后,他怕开国功臣们居功自傲,发展自己的势力,自己又没有能力掌控,于是,就产生了兔死狗烹的想法。这也成为一段时间以来,朱元璋的内心最大的忧虑。于是,他即想表现出最老臣的重视,又想找借口把他们除掉。   胡惟庸的造反,以及奸臣李善长的诬陷,给了朱元璋杀害陈镛的借口,反应出朱元璋内心的人格分裂,最终也体现出了他弑杀功臣的一面。  

0 阅读:60
看历史浮沉吖

看历史浮沉吖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