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6年,45岁的徐渭回家,听到屋子里有男女的调笑声。他悄悄戳破窗户纸,看到一

看历史浮沉吖 2025-03-29 16:08:52

1566年,45岁的徐渭回家,听到屋子里有男女的调笑声。他悄悄戳破窗户纸,看到一个20多岁的俊俏僧人,跟妻子张氏抱在一起。徐渭大怒,闯进屋子质问:“他是谁?”张氏大惊:“相公,没有人啊!”

徐渭是明代杰出的文人和战略家,虽才华横溢,却历经人生的诸多挫折。

出生之后不久,他就遭遇父亲的去世,十岁时,母亲被赶出家门,生活陷入困顿。

嫡母过世后,徐渭只能寄居在比自己年长三十余年的兄长家中,生活颇为窘迫。这种缺乏父母关爱的成长环境,使他的性格逐渐变得孤僻和偏激。

尽管面临重重生活压力,徐渭的才智却极为突出。他自幼显示出超群的才能,六岁开始读书,九岁就能成文,二十岁时成功考中秀才。

此后的科举之路却屡屡受挫,二十一年内八次参加科举均未果。这一连串的失败,加剧了他生活的苦闷。

科举屡败之后,为了谋求生计,徐渭做出了一个当时被视为“丢脸”的决定:入赘富户潘氏成为上门女婿。

幸运的是,他的妻子潘氏与他关系融洽,婚后生活初时相对幸福。不过,这段幸福并未持久,五年后潘氏病逝,徐渭再次陷入孤独。

为了维系生活,徐渭开办私塾,教书谋生,并开始深入研究兵法。在这一时期,他的军事才能逐渐显露。徐渭的生活有了转机是在遇见胡宗宪之后。胡宗宪是当时的浙江巡抚,后升为浙闽总督,因抗击倭寇有功。胡宗宪深为徐渭的才华所折服,欲纳其为幕僚。

最初,徐渭因胡宗宪与当权的奸臣严嵩交好而拒绝了这一提议。严嵩的贪腐和致命的政治错误使徐渭极为反感,他甚至通过诗作公开批评严嵩的行为。

然而,胡宗宪不为所动,反复诚邀,终于感动了徐渭。徐渭加入了胡宗宪的幕府,在对抗倭寇的斗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他为胡宗宪策划了一系列成功的军事行动,包括擒获海盗汪直和倭寇首领徐海。徐渭的战略建议和行动直接影响了东南沿海的防御,提高了明朝对倭寇的抵抗能力。

徐渭在胡宗宪的支持下,不仅在军事上有所建树,还在文学上留下了丰富的成果,包括赞颂胡宗宪功绩的《进白鹿表》,这份奏折还获得了明世宗的高度赞赏。

1562年,由于严嵩的倒台,胡宗宪作为严党的一员也被牵连入狱。尽管最初因为其在军事上的贡献被赦免,允许辞官返乡,但不久之后胡宗宪再次被捕,并在狱中自杀身亡。

徐渭因深受胡宗宪信任,长期担任其幕僚,在胡宗宪被捕后极度恐惧,担忧自己也会被卷入政治漩涡。这种持续的精神压力导致他夜不能寐,精神日渐崩溃。在极度绝望中,徐渭试图通过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痛苦,甚至为自己撰写了墓志铭。

他的自杀尝试极为极端,包括使用铁钉刺入耳中和用锥子击打肾囊。尽管每次都被及时救治,徐渭却多次自残,总计九次未能结束自己的生命。

1566年,徐渭的精神状态进一步恶化,他开始出现幻觉。

在一次精神发作中,徐渭幻见张氏与一名僧人同床共枕,愤怒与背叛之感使他失去了理智。

在激动之下,他抄起大刀朝僧人砍去,却意外地将张氏致命一击,导致她当场死亡。

此事让徐渭面临了极大的法律和道德困境,他因杀妻罪被捕入狱。

幸运的是,徐渭的好友诸大绶和张元忭出面相助,使他在囚禁七年后获释。

出狱后的徐渭已步入知命之年,他的朋友张元忭邀请他赴北京谋职,试图为他的余生找到一条新路。

两人性格的巨大差异很快导致了关系的恶化。

张元忭的严苛与徐渭的自由不羁形成了尖锐对比,徐渭对张元忭严格的礼教束缚感到难以忍受。最终,徐渭决定离开北京,返回故乡。

返回家乡后,徐渭逐渐远离了权贵和官场,选择了一种隐居的生活方式。他闭门不出,拒绝与外界往来,只专注于自己的艺术创作。

尽管生活贫困,他也坚持不借助权贵之力维持生计,甚至在贫困潦倒中卖掉了所有书籍以求生存。

徐渭的晚年困苦而孤寂,1593年,他在贫病交迫中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他去世时,家中空无一物,只有一条忠诚的狗在身旁相伴。

0 阅读:921

评论列表

神猪

神猪

12
2025-03-29 17:12

怪不得看他的字狂傲不羁,真是字如其人啊!

小猪

小猪

1
2025-03-31 13:34

标准精神病患者

风灵无畏

风灵无畏

1
2025-04-01 06:15

豪杰也许本疯子!

看历史浮沉吖

看历史浮沉吖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