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个能帮你揪出论文隐藏错误的小妙招

🔹《思敏读博经验》第42篇,这个系列合集见笔记结尾👇🏻 对于送审前的毕业论文来说来回检查无数次修改n个版本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儿。 但是在每次的咨询和辅导中,学弟学妹们拿着他们的“终稿”让我以审稿人视角帮他们审阅时,我总能发现他们还有各式各样粗心的错误出现。 你就会发现,他们是真的检查了很多遍,但也是真的有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依旧看不出来。一是因为大家写论文写得脑子都转不动了,二是因为你作为“第一视角”实在太熟自己的这篇论文了,所以就算错误在你眼前也被忽略过去了。 🔺所以要能发现隐藏错误的关键在于【重建你对论文的“新鲜感”】。 这里就要跟大家分享一个我自用的小妙招就是: 🔺你可以在【不同设备】上审【不同文件格式】的论文。相信我,每次审阅都能帮你抓出新错误。 ◾️先说不同文件格式: 一般写论文用word,最后生成pdf提交。 ✔️word版本有个好处就是自带的下划波浪线错误提示,但是我发现好多学生对这个提示都视而不见。它确实能帮你发现很多拼写、语法错误(虽然它有时候会错误提示英文术语/学者的名字),但总的来说还是有效的。 ✔️pdf版本的审阅很重要,我一直跟学生强调最后一次自检一定要用pdf版本,因为审稿人看的就是这个版本(🔺)。pdf相对于word来说更加简洁更容易发现排版格式错误(比如首行缩进、行距、字体字号等等)。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有时候word转pdf会出错,比如自动更新的目录就是一个大灾区,并且最好能保证pdf左侧能生成目录书签页供审稿人随时跳转。 所以如果只审核了word没审最终的pdf遇到问题的话那真是有苦说不出。 ◾️再说不同设备: 我是从我写笔记中得到的启发。我自己写笔记的习惯是先在手机备忘录里写好,再发到电脑端进行审阅修改,最后再在各个平台预览看最终版本是否需要调整。 于是我发现,同样一个内容你用不同设备端用不同尺寸的屏幕看是常看常新总能发现新错误的。 所以当你对着电脑屏幕检查到崩溃之后,可以试试把不同文件格式的版本发送到不同设备再去看,总有新发现!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