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盛典,毛主席调侃陈赓:“跟着我混,比跟蒋介石强吧?”陈赓却笑着摇头:“大将帽,可不是您赏的。”这玩笑一开,全军都笑了。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北京举行了历史上首次的大规模授衔仪式。 陈赓早年参加了黄埔军校,抗日战争时期,他带领的八路军129师386旅在战场上屡立战功。 386旅迅速发展成为抗日战场上的一支王牌部队。 随着解放战争的展开,无论是解放郑州,还是淮海战役,陈赓所指挥的部队都展现了卓越的战斗力。 而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在上甘岭战役中,陈赓所指挥的第十五军表现得尤为突出。 联合国军原计划在5天内消灭中国人民志愿军,但战斗持续了43天,联合国军不仅未能取得预期的胜利,反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志愿军第十五军在陈赓的指挥下,坚守阵地。 这场战役也加速了朝鲜停战谈判的进程。 而在这场战役中,许多英雄的壮烈事迹为后人传颂。 然而,尽管陈赓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生活中的他却是一个充满幽默感的人。 他与李聚奎的关系特别好,两人曾一同参与过多次战斗。 1955年授衔前,陈赓和李聚奎谈起了授衔一事。 在这次谈话中,陈赓开玩笑地对李聚奎表示他足够大将的资格。 李聚奎谦虚地回应自己不够,陈赓够资格。 这时,陈赓故意玩笑地说,如果以后徐立清找李聚奎谈话时,他可以帮自己“说情”,声称自己曾担任过师长。 李聚奎完全未意识到陈赓是在开玩笑,真的替陈赓说了情。 授衔后,毛泽东在见到陈赓时,调侃地跟着自己干有出息。 陈赓巧妙地回应自己的军衔是李聚奎给的。 李聚奎的经历十分耀眼。 1927年,国民党对起义军进行围剿,当起义军的情况愈加紧急,李聚奎与彭德怀一起,依旧顽强地抗敌。 在白沙镇,彭德怀正准备与部队展开新的战略部署,没想到一位大队长雷振球突然叛变,试图在混乱中射杀彭德怀。 李聚奎毫不犹豫地扑向了雷振球,将其成功制服。 彭德怀后来在多次提及此事时。 1928年,李聚奎在红五军第九大队担任中队长时,第一次见到了毛泽东。 当时,毛泽东正应彭德怀之邀来到部队进行讲话。 李聚奎深刻记得毛泽东那时一身略显陈旧的中山服,手中夹着香烟。 在1930年的第一次反围剿战斗中,作为红三军团的一员,李聚奎参与了对国民党军队的激烈防御战。 面对敌人猛烈的进攻,他不但指挥得当,还亲自上阵,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尽管在战斗中受伤,但他成功地将敌人压制。 在反围剿的过程中,他不仅善于精准地部署部队,还能够在战斗中灵活应变,抓住敌人的弱点进行致命打击。 战斗归来后,往往简单处理战报,然后就悄悄休息。 1933年,在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红军总部为了表彰作战有功的人员,特地为李聚奎授予了红星奖章。 尽管如此,李聚奎对这一荣誉并不放在心上。 1935年,红军必须通过泸定桥。 当时的敌人早已在桥头设下重兵。 李聚奎带领着红军展开了一场极为艰险的攻坚战。 泸定桥本身就地理位置险要,桥面高悬,摇摇欲坠,红军战士们必须越过敌人的火力网。 在激烈的战斗中,李聚奎指挥得当,红军成功突入敌阵。 他带领部队以惊人的速度夺回了泸定桥。 1938年,他在山东执行任务时,带领部队与日军展开了对抗。 特别是在琉璃寺一战,日军将其包围。 然而,在李聚奎的精心指挥下,日军多次被击退。 最终,日军因愤怒使用了毒气弹,造成部队伤亡,但李聚奎本人却奇迹般地安然无恙,成功逃脱。 在解放战争时期,李聚奎依然活跃在战斗的最前线。 解放战争中的诸多战役,也都能见到李聚奎身影的踪迹。 在1955年中国首次授衔的盛大仪式中,他却未被授予上将军衔。 这是因为当时李聚奎已经不再是军队系统的一员,而是转任了石油工业部部长一。 1958年,他被重新调回军队,担任总后勤部政委。 此时,他因此迎来了补授军衔的机会。 李聚奎完全有资格获得大将军衔,但当时的“十大大将”已经敲定,无法更动。 因此,他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当时,李聚奎对这一殊荣并不十分在意。 参考文献:[1]叶介甫.传奇将军李聚奎[J].红岩春秋,2014,0(12):50-53
解放战争时期,为什么国民党军队只要是被我军包围了,就大多数都难逃覆没的结局?他们
【6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