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当夜,沈阳唯一主动抵抗的是警务处长黄显声将军,他在事先就不断报告小六子,日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5-04-23 16:49:20

918当夜,沈阳唯一主动抵抗的是警务处长黄显声将军,他在事先就不断报告小六子,日本人绝对要搞大事,不管小六子怎么想,他已经下达命令,辽宁全省警察全部配长枪,集结成营。   黄显声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并积极参与了五四运动。   之后,他回到沈阳,进入东北讲武堂。   他先后担任东北军骑兵师师长、辽宁省警务处处长等。   在担任公安局长后,黄显声铲除了警务系统中的腐败现象,撤换了多个不称职的公安局长,并提升了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   此外,他还培养了大量具有专业素养的警察干部。   然而,黄显声的改革举措也招致了一些旧势力的反感。   传言他将被调任天津,但由于得到张学良的支持,他依然留在原位。   1931年,沈阳的警察分所突遭日军包围,黄显声立刻组织交涉,成功迫使日方撤退,并归还了被掠走的枪支。   黄显声不仅积极协助外交部进行交涉,还支持打击日商的走私行为,没收了大量非法鸦片和海洛因,并公开焚毁。   9月18日,沈阳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此时,沈阳的防守力量薄弱。   日本侵略者的目标是迅速占领沈阳与长春。   事实上,早在5月,日本关东军的石原莞尔中佐与板垣征四郎大佐便已制定出侵略东北的详细计划,其中要求尽快完成对沈阳的占领。   事变当天,沈阳的防守力量主要由驻军和警察组成。   驻沈阳的步兵第7旅、步兵第12旅等驻军人数不多,而沈阳市区内的警察则不足8000人。   时任东北军总司令张学良正因病未能参与指挥,代理司令官张作相也在为父亲办理丧事,参谋长荣臻更是在为父庆生。   日军迅速展开了行动。   黄显声在事变前夜察觉到异常。   当天,黄显声接到了情报,称日本关东军的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与本庄繁在沈阳大和旅馆秘密会面。   黄显声立即将这一情报上报,并下令各公安分局待命。   黄显声亲自前往公安局坐镇指挥。   随着日军的进攻,市区的多个警察分局,如二经路警察署、商埠三分局等,纷纷展开反击。   但由于装备和人数的差距,最终未能抵挡住日军的进攻。   许多警察英勇牺牲,工厂区、皇姑屯等地的公安局也遭到摧毁。   黄显声下令撤退,并指示警察分队带上武器,尽量绕过沈阳到锦州汇合。   黄显声则留在沈阳,继续观察局势,直至局势完全不利时,他才化装前往北平,向张学良报告情况。   沈阳沦陷后,东北的军政中枢迅速迁往锦州,并设立了东北边防军司令部与辽宁省政府行署。   在锦州,黄显声首先对沈阳撤出的公安警队进行整编,并与各地公安局长召开会议,决定重新整编公安骑兵队。   这一队伍迅速部署到北宁路沿线的多个站点。   与此同时,黄显声还着手加强与各县的联络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他坚决镇压了两支由日军扶持的伪军力量凌印清部和张学成部。   凌印清是由日军支持组建的伪军“东北民众自卫军”的首领,黄显声通过策反该部一些重要将领,成功使这支伪军瓦解,并且将其头目凌印清击毙。   另一支由张学成组建的伪军“东三省自治军”也被黄显声打击。   张学成原为张作霖的侄子,九一八事变后,他投靠日军。   那时,张学成在日军的支持下组建了“东三省自治军”,试图占领锦州。   在黄显声的指挥下,公安骑兵第二总队展开进攻,很快便击溃了张学成的伪军,张学成本人也在战斗中阵亡。   在与张海鹏部的交锋中,他发现张海鹏部中存在着一些曾被迫投敌的旧部。   通过与这些人展开接触,黄显声成功地策反了两支原东北军的部队。   这些部队与屯垦军和其他抗日力量联合,夹击张海鹏部,最终迫使其退却。   但黄显声深知抗日的力量仍然不足以与日军正面对抗。   于是,他决定扩大自己的武装力量,成立更多的义勇军。   张学良在背后支持黄显声的行动。   他在辽西一带组织了大规模的募兵活动。   到1931年年底,黄显声已经成功组建起5万人的义勇军。   然而,黄显声率领的抗日力量在锦州外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但由于缺乏重型武器和后援,最终还是未能抵挡住日军的攻势。   1932年1月,锦州陷落,黄显声不得不撤离。   在撤退过程中,他主动承担了断后的任务,部分部队留守东北继续抵抗。   1936年,黄显声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考文献:[1]张伟.血肉长城第一人——抗日战争时期的黄显声将军[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6(4):79-83    

0 阅读:73
张梁看历史故事

张梁看历史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