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23年,朱棣在病榻上奄奄一息,三子朱高燧趁着四下无人,他偷偷从怀中拿出一包毒药,放入了朱棣即将要喝的药里,朱高燧以为此时只有自己知道,殊不知他的背后正有一双眼睛在静静的看着。 待到朱高燧完成投毒后,黑衣人悄悄的跑到朱棣面前,告诉了朱棣这件事情。当朱高燧将药端到朱棣面前的时候,朱棣大怒道:逆子,朕对你怎么不好了?你竟想着要毒害朕?你现在立马把这碗药喝了! 朱高燧一句话都不敢说,静静的跪在地上,他有些不相信的质问道:真的是你干的吗?朱棣用尽全身力气坐了起来,拿起旁边的药碗直接砸到了朱高燧的头上,朱高燧霎时间头破血流,可他依旧跪在地上不敢动弹。 一旁看到这种情况的朱高煦有些难过,他扶着朱棣躺下并且嘴里还一直在为朱高燧开脱:父皇,这肯定不是三弟的想法,一定是有人唆使,三弟肯定是被蒙骗了,望父皇好生养病,切勿动怒啊! 朱高燧这时候才明白过来,对自己好的人是大哥,也只有大哥才看得起自己。当年朱高燧出生后一直都跟在二哥朱高煦的屁股后面,朱高煦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与朱棣性格、样貌以及能力相差无几,朱高燧始终认为二哥是继承燕王大位的最好人选。 随着靖难之役的爆发,朱棣带着朱高煦与朱高燧南下,朱高炽则是留守在燕京,这样一来朱高燧几乎所有的时间都与二哥在一起,与大哥可以说没有一点感情,因此在朱棣夺得帝位后,朱高燧选择无条件的支持朱高煦成为太子。 加上当年朱棣与朱高炽还有过隔阂,朱棣南下期间,建文帝就派人离间了朱棣与朱高炽的关系,当时建文帝派人在朱棣军中散播:朱高炽准备与朝廷合作在燕京称王,朱棣率领的军队往前走是建文帝的大军,往后走连家都回不了。 朱棣是一个心思特别重的人,他明白自己的大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他还是派亲信回到了燕京查看消息,朱高炽不是傻子,在父亲回到京城的时候就将建文帝使者的头颅挂在城门上,并且将建文帝给自己的书信也交给了父亲亲信,希望他能够带回军中去。 朱高炽这次被暗算还好没有成功,若是成功的话明朝大局的走向或许又要变了,朱棣登基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册封朱高炽为太子,可朱高炽当了太子后,朱棣又有些想立朱高煦为太子的意思,毕竟朱高煦是最像自己的一个儿子。 1417年,朱棣下令让朱高煦与朱高燧就藩离开京城,这也是朱棣想要极力培养朱高炽的前奏曲,朱高煦不愿意就藩,朱棣也发现了他的野心,但这次朱棣没有选择妥协,而是直接将他赶走。 朱棣病重后,朱高燧回到京城探望,他准备毒害朱棣从而修改遗诏让自己的二哥当皇帝,可这件事情被发现,朱棣当场大怒,本身身体就不好的朱棣,生完这场大气后,只剩下了一口气,不过这也直接改变了朱高燧的想法,他下定决定以后拥戴大哥。 朱高炽登基后,朱高燧直接交出三分之二的兵马,这也是表明自己永远不会和朝廷作对的决心,一年后朱高炽驾崩,朱瞻基继位,自己的侄子继位后朱高燧交出了全部兵马,并且告诉朱瞻基家中只留下500府兵,只有兵器并无盔甲。 朱高燧彻底服了之后,朱高煦又蹦了出来造反,朱瞻基调兵遣将将朱高煦打败,朱高燧却上书恭喜朱瞻基,朱瞻基非常高兴每年多给叔叔10000石俸禄,朱高燧虽然最终没有获得皇位,但他给自己的子孙争取到了优厚的待遇,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公元1423年,朱棣在病榻上奄奄一息,三子朱高燧趁着四下无人,他偷偷从怀中拿出一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4-09 09:06:53
0
阅读:995
cz
据《明史》:护卫指挥孟贤勾结钦天监王射成及内侍杨庆伪造遗诏,打算毒死明成祖,废太子朱高炽,立朱高燧为帝。朱高燧的计划还尚未实施,他的团队中就有人反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