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63岁老人正给领导倒水,领导低头一看,这老人竟穿着空军专用的拉练裤,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4-10 08:59:37

1983年,63岁老人正给领导倒水,领导低头一看,这老人竟穿着空军专用的拉练裤,心下一惊,急忙询问老人:"您是不是当过兵?"谁料,老人语出惊人:"曾打下7架敌机,还在开国大典上飞过。" 1983年冬天,山东日照的孙家大队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时任县委统战部部长的夏良柏正带队下乡调研,走访当地群众。 寒风凛冽的天气里,一位白发老人端着热水壶,正在给各位领导倒水。老人身材硬朗,走路带着一股说不出的利落。 夏良柏接过水杯,不经意间扫到老人穿着一条军绿色的裤子。这条裤子看似普通,但侧面的拉链却格外显眼。 作为统战部长,夏良柏对军装再熟悉不过。这种拉链裤是空军飞行员专用的,普通人根本不可能拥有。 "老人家,您之前是不是当过兵啊?"夏良柏放下水杯,轻声问道。老人却摆摆手说没有。 夏良柏指了指老人的裤子:"这可是空军的飞行裤,我认得。"。 这位名叫王延周的老人,已经在这个村子里务农二十多年。村里人只知道他是个能干的庄稼人,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干活。 他种的庄稼总是长得比别人整齐,田埂也比别人走得直。村里人都说王老汉和普通农民不太一样。 这一天,老人终于道出了实情。他不仅当过兵,还是抗战时期赫赫有名的"王牌飞行员",曾在抗日战争中击落五架敌机。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位默默无闻的老农,竟然还是1949年开国大典上的飞行员之一。 当年开国大典飞机不够,周总理一声令下:"飞机不够就飞两遍。"王延周就是其中一位驾驶战机从天安门上空飞过的英雄。 这些惊人的往事,王延周从未向任何人提起过。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像个普通农民一样耕种土地。 夏良柏听完老人的讲述,立即表示要为他恢复名誉地位。但王延周连连摆手,表示自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 在夏良柏的坚持下,王延周的身份最终得到确认。1983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恢复了他的待遇。 1936年,16岁的王延周在青岛当学徒时,遇到了在国民党29军任连长的堂哥王延德。这次相遇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在王延德的引荐下,王延周进入北平南苑军训团。一年后,"七七事变"爆发,他随29军在南苑机场一带阻击进犯北平的日军。 战场上,三千多名战士用生命捍卫着这片土地。可惜最终,部队未能抵挡住日军的进攻,王延周在突围时腿部中弹。 为了不拖累战友,他忍着剧痛,用树枝将子弹挖了出来。这段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要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的决心。 1938年,王延周考入黄埔军校第十六期。毕业后,他毅然报考了笕桥空军军官学校。 凭借出色的表现,王延周在1941年被派往美国航空部队进行强化训练。训练期间,他获得了留在美国当教官的资格。 但王延周拒绝了这个机会,毅然选择回国抗日。1944年,他被分配到中美空军混合团第三大队八中队。 首次作战,王延周就取得了辉煌战绩。他仅用18发子弹,就击落了一架日军运输机。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他又陆续击落了三架零式战斗机和一架东条战斗机。这样的战绩让他获得了"王牌飞行员"的称号。 除了与敌机战斗,王延周还八次穿越了被称为"死亡航线"的驼峰航线。这条航线横跨喜马拉雅山脉,海拔高达七千多米。 暴风雪、强气流和日军的围追堵截,让这条航线成为了无数飞行员的噩梦。但王延周每次都顺利完成了任务。 1946年4月,一次飞行任务中,王延周的飞机因天气原因被迫降落在解放区。这次意外着陆成为了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在解放区的经历,让王延周看到了与传闻截然不同的中国共产党。他被解放区"留走自愿,来去自由"的政策所打动。 面对即将爆发的国共内战,王延周拒绝向自己的同胞开枪。他选择留在解放区,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王延周有幸成为了开国大典上的飞行员之一。 1983年的身份确认,让王延周沉寂二十多年的人生重新被世人关注。这位功勋卓著的老英雄,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待遇。 在建国五十周年大庆时,空军政治部特意为王延周寄来了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模型和一只电子表。随礼物一同寄来的,还有一封情真意切的慰问信。 信中写道,王延周作为第一代空军飞行员,参加开国大典空中受阅,完成了党中央和毛主席交给的神圣使命。这是空军的光荣与骄傲。 重获荣誉后的王延周依然保持着一贯的低调本色。他仍然每天坚持干农活,保持着军人的作风和纪律。 2009年,已经84岁高龄的王延周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王延周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12年4月30日,92岁的王延周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离世。临终前,他还特意叮嘱家人,丧事一切从简。  

0 阅读:0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