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长安城里有很多胡人,那么罗马有汉人吗? 经过两汉几百年的持续打击,终于在公

岑岑说历史 2025-04-20 07:50:27

唐朝长安城里有很多胡人,那么罗马有汉人吗? 经过两汉几百年的持续打击,终于在公元97年,东汉名将班超在中亚击退匈奴侵扰,重开丝绸之路后,派遣部将甘英出使罗马帝国,以期建立中国与欧洲的直接联系。 甘英一行抵达波斯湾,准备由海路前往罗马帝国时,当地安息船人出于不愿中欧直接交往的心理,谎称海上风浪凶险,甘英轻信其言,放弃渡海,遗憾折返。若非如此,中国人早在一世纪末就能跨越亚洲,抵达地中海,与欧洲人直接会面。 东汉之后,历经魏晋南北朝,丝绸之路虽仍有各国商人、僧侣、使节往来,但中国人前往西方的最远之地未超过印度以西。直至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中西交通畅达,局势有所转变。此时,阿拉伯半岛崛起伊斯兰国家,中国史籍称之为 “大食国”。七世纪中叶后,大食国疆域扩大,涵盖地中海东岸的东罗马国家、波斯等地,并将势力延伸至北非、中亚、南亚和东闻地区。 唐天宝年间,杜环随镇西节度使高仙芝西征,后被大食国人俘虏并带至异地。在十一年的漂泊中,他游历了中亚、西亚、南亚诸多地区,还历经了陆路及海上东西方交通全程,行程约八万里,其游踪之广、耗时之长,实属罕见。杜环回到广州后,撰写《经行记》一书,记录所见所闻,可惜该书后来亡佚。所幸其族叔杜佑在《通典》中摘录了部分片段,后续《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通志》《通考》等书籍亦转载了一些内容,才使后人得以窥探杜环的西行经历。 杜佑在《通典》卷一九一《边防典・西戎总序》中提到 “族子环随镇西节度使高仙芝西征。天宝十年至西海。宝应初,因贾商船舶自广州而回,著《经行记》。” 这里的 “西海” 是地中海,而非此前史书中所指的波斯湾、咸海、里海、黑海等。《隋书・裴矩传》记载当时三条通往西亚的丝绸之路,终点均为 “西海”,而拂即阿拉伯,杜环因此得以游历中亚和西亚地区,古代丝绸之路一直延伸至地中海东岸港口安都城(今土耳其南部安塔基亚)。 据《经行记》推测,杜环的西行路线大概是:从石国(今塔什干)渡真珠河(今锡尔河)至康国(今撒尔马罕一带),再涉阿姆河至末禄(今马里),沿着伊朗北部抵达伊拉克,最终到达大食阿拔斯王朝首都亚俱罗(今库法)。途中,杜环还见到了古国(今叙利亚一带)。 最重要的是杜环在万里之外,终于见到了国人。 据他记载,他在大食见到了很多来自中国的手工人,如金银匠人、画匠等。 至于这些人是如何去的,已经没有记载。 杜环的海上经历同样丰富,他从阿拉伯半岛经海道归国,这条海路是当时中国海外交通贸易的最远航路。《新唐书》卷四三《地理志》记载了从广州出发的 “通海夷道”,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经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安曼湾、波斯湾抵达大食国,贾耽对沿途码头有详细记载。杜环归国时,便是搭乘商船沿此路线回到广州。

0 阅读:9
岑岑说历史

岑岑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