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黄慕兰正准备营救关向应,谁知一个特务却说,有一个“共党的头头”叛变了

醉美记录本人 2025-04-21 15:29:57

1931年,黄慕兰正准备营救关向应,谁知一个特务却说,有一个“共党的头头”叛变了,黄慕兰暗道不好,赶紧向周恩来报告这件事!

1931年4月,关向应在上海被捕。

关向应的被捕,和顾顺章有关。顾顺章叛变后,敌人根据他提供的信息四处搜捕地下党员,关向应就受到了牵连,好在敌人不知道关向应的真实身份。

唯一能证明关向应的材料,已经被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拿走了,敌人连关向应的真名都不知道,只是怀疑他通共,就把他关在一间普通监狱中。

关向应时任中央书记,听说关向应被捕,周恩来十分着急,为了救出关向应,周恩来就找到了营救部长黄慕兰,让她想办法把关向应救出来,越快越好。

黄慕兰在上海潜伏期间,认识了一个好友,他的名字叫陈志皋,陈志皋的父亲原来是租界刑庭庭长,人脉颇广,而陈志皋最爱打抱不平,常常为穷人打官司。

根据黄慕兰掌握的情报,敌人还不知道关向应的真实身份,她可以通过正当的程序救出关向应。

而陈志皋,就是最好的帮手。

为此,黄慕兰找到了陈志皋,对他说,关向应是她的亲戚,在上海做生意的时候,莫名其妙被当成共产党抓起来了,希望陈志皋想办法把关向应救出来。

这一年,黄慕兰24岁,年轻貌美,是有名的才女。

陈志皋对黄慕兰有倾慕之心,对他来说,救出一个被冤枉的人,不是什么难事,就答应帮这个忙。

为此,陈志皋就找到了自己的父亲,让他帮帮忙。

陈志皋的父亲就找到了审理关向应案件的法官,请他吃饭,还说关向应是他的亲戚。陈志皋的父亲在上海租界名气很大,这个法官也想讨好他,加上敌人没有证据证明关向应是共产党,法官就答应帮忙。

按照两人的约定,只要在庭审的时候,陈志皋出面为关向应辩护,法官就当场宣布关向应无罪释放。

对陈志皋来说,到时候只要走个过场就行,不过他对这个案件还是非常重视,多次邀请黄慕兰吃饭,有时候也会邀请她喝咖啡,和她一起讨论关向应一事。

因为事关营救关向应,黄慕兰也就没有拒绝,随着接触的次数越来越多,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1931年6月,眼看马上就要开庭,陈志皋又以商讨关向应一事,邀请黄慕兰到咖啡馆里喝咖啡。

两人正聊着关向应的事情,一个叫曹炳生的特务朝两人走了过来,黄慕兰心生警惕,还以为自己的身份暴露了。谁知曹炳生只是过来和陈志皋打招呼。

原来,这个叫曹炳生的特务,和陈志皋是老熟人,看到陈志皋时,这才主动走了过来。陈志皋见曹炳生面挂笑容,就问道:“什么事让你这么开心?”

曹炳生笑道:“我们抓到一个‘共党头头’了。”

“共党?你们不是经常抓吗?”陈志皋问道。

“这个共党可不一样。”曹炳生神秘兮兮地说。

“都是共党,有什么不一样?”陈志皋又问。

“这个共党,只有九根手指,已经有五六十岁,是共党的大人物,据说国民政府还开出了10万大洋悬赏他,我还以为他是一个好汉,可惜啊,这家伙就是一个软骨头,中看不中用,一坐上电椅就招了。”

陈志皋不知道曹炳生口中的这个共党是谁,所以脸色就比较平静,继续在那里与曹炳生闲聊起来。

但一旁的黄慕兰却不淡定了。因为从曹炳生的描述来看,他口中的这个共党头头,应该就是向忠发。

顾顺章叛变后,就供出了许多中央领导人的住所,在这种背景下,周恩来、向忠发都被迫离开旧的住所。

由于向忠发找不到新的住所,周恩来就让向忠发和他住在一起,向忠发不仅知道周恩来住在哪里,还有他家里的钥匙。如果向忠发真的叛变,那么肯定会第一时间带人前往周恩来的住所抓人。想到这,黄慕兰强装镇定,接着就借口家里有事,离开了咖啡馆。

离开咖啡馆后,黄慕兰马上找到了潘汉年,把向忠发叛变的事情告诉他,潘汉年大惊,第一时间向周恩来说明了此事,使得周恩来得以及时转移。

周恩来撤离了没多久,向忠发就带着一群特务来到了他的住所抓人,若晚了一步,后果不堪设想。

次日,听说是黄慕兰打探到了向忠发叛变的情报,周恩来亲自召见黄慕兰,一见面握住她的手,说:“慕兰同志,你和汉年同志配合得很好,为党立下了这一大奇功。要是没有你,后果不堪设想啊!”

听了周恩来的夸赞,黄慕兰很高兴。

之后,周恩来又过问了关向应的事情,黄慕兰认真地保证道:“马上就可以把关书记救出来了。”

几天后,在陈志皋的帮助下,关向应被当庭释放,关向应出狱后,党组织认为,他已经被抓过一次了,再留在上海不太安全,就把关向应派到了湘鄂西。

在这里,关向应与贺龙搭档,后来担任过红二方面军副政委、八路军120师政委等职务。

营救关向应期间,黄慕兰与陈志皋产生了爱情,两年后,彼此有好感的两人走到了一起,结为夫妻。

婚后,黄慕兰继续在隐蔽战线上战斗。

直到1949年,黄慕兰才结束了地下工作。

2017年,黄慕兰病逝,享年110岁。

0 阅读:47

猜你喜欢

醉美记录本人

醉美记录本人

胡思不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