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用大腿拦高铁女子后续来了。让她怕的根本不是罚款,也不是拘留,最让她害怕的处罚,就是让她以后再也不能坐高铁。这“友情”看着感人,可做法太离谱! 信源:澎湃新闻——太危险!女子伸腿阻止高铁关门,官方通报→ 她抬起一条腿,这个看似平常的举动,却引发了巨大的舆论风波,甚至可能威胁到高铁的安全。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她做出这样的行为,甚至对工作人员的劝说置之不理? 4月18日,从东莞出发前往厦门的D2404次列车抵达深圳北站。乘客们依次上下车,一切显得平静而有序。但就在列车车门即将关闭的瞬间,一位姓吴的四十三岁女子突然伸出腿,阻止了车门的关闭。 她不是一个人,而是带着一位老人和两个孩子一起走。按照铁路部门的说法,当时列车已经完成上下客,车门正在关闭。吴某某却硬要用身体挡住车门,想等着同行的人赶上来。车站的工作人员多次劝她不要这样做,但她根本不听劝。 后来,吴某某在接受调查时说明了当时的情形。她说,自己先上了车,等她的朋友。朋友带着行李,行动比较慢,所以耽误了时间,来得晚了一些。眼看着列车车门马上就要关上,朋友却还没赶到,她当时非常着急,情急之下就做出了阻拦车门关闭的行为。 “当时我的情绪完全失去了控制,”吴某某坦言,“不管别人说什么道理,或者做什么事情,我都无法接受,唯一想做的就是堵住门,阻止它关上。” 还好,和工作人员发生争执时,她的朋友及时赶到,三个人顺利上了火车,火车最终没有晚点。不过,这件表面上看起来“没出什么大事”的事情,却在网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一部分网友批评吴某某太自私,只顾自己,不顾大家的安危。他们觉得吴某某把个人需求放在了公共安全之上。还有人觉得现场工作人员处理得不够好,没能及时制止吴某某的危险举动。当然,也有些人表示能理解吴某某,认为她是一时着急才做了错事 不管吴某某出于何种原因,他的行为已经违法。《铁路安全管理条例》明确指出,像非法拦车、阻碍铁路运输或扰乱秩序的行为,都是绝对禁止的。 之前也有类似的事情发生:2022年,蒋某因为下错站,用行李堵住车门,结果被拘留了5天;2023年,甘某因为在车厢连接处吸烟导致车门无法正常关闭,被处以200元罚款。这些案例都说明,破坏铁路安全秩序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这些案例告诉大家,任何危及铁路安全的行为都会触犯法律,并因此受到相应的惩罚。请务必遵守相关规定,切勿以身试法。铁路安全至关重要,维护铁路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 吴某某的行为可不只是简单的“堵门”,更暴露出一些人缺乏规则意识,没把公共安全当回事。高铁运行像一个精密的钟表,任何一个地方出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牵连成千上万的旅客。 硬堵车门不仅会耽误发车,更严重的是,它还可能触发列车的紧急刹车系统,这不仅会损坏设备,甚至引发严重的追尾事故。举个例子,2018年日本新干线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一位乘客因为按下了紧急停车按钮,结果导致了21趟列车晚点,直接影响了两万多人的出行。 目前,吴某某因为妨碍火车正常运行,被铁路警察依法行政拘留。这件事提醒我们,公共安全非常重要,不能有任何疏忽大意。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规定,共同维护公共秩序。 出门赶火车要提前安排好时间,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应该立刻找工作人员帮忙,千万不要冒险违法,那样会让自己和大家的安全都受到威胁。 遇到突发事件,工作人员又该怎样做才能更有效、更安全地制止危险行为,同时确保旅客平安? 站台秩序维护人员在列车进站前及时到达指定位置,密切关注乘客动态,提前发现并劝阻异常行为。 车站工作人员之间保持密切沟通与协作,形成统一的指挥和协调机制。站台工作人员及时向车站控制室报告,车站控制室迅速通知列车司机、公安人员等相关部门和人员。同时,与其他工作人员如安保、清洁人员建立良好协作关系,共同维护车站安全。 最后,铁路部门需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突发事件中的职责和工作流程。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站台秩序维护人员的权力和制止程度,为工作人员制止危险行为提供制度保障。 在多管齐下的措施下,工作人员才能够更有效、更安全地制止高铁乘客堵门拦车的危险行为,确保高铁运输的安全和秩序。
拦高铁的女子此刻估计要恨死广大网友。原本她拦成功的,也让孩子跟家属上车了。两
【59评论】【17点赞】
专怼美分二鬼华为黑
铁路员工不够强硬?拜圣母键盘侠所赐,公交抢方向盘坠江之前阻止抢方向盘的不叫见义勇为叫互殴
butter 回复 04-22 08:19
阻止她拦门,弄出淤青,发生接触搞出str分型,你就不怕被搞是高铁强奸[得瑟]
专怼美分二鬼华为黑 回复 butter 04-22 08:53
哈哈哈,嘴巴证据影响巨大啊
邱大天才~
也就半年不让做高铁
树影
处罚不严,这种现像今后会越来越多
鬼泣888
她的朋友也应该受到处罚!晚点了还坐上车了难道不应该受罚?
11
以后这样的事情,要么刑事拘留,要么高额赔偿,,现在这种违法行为处理太轻了
用户14xxx11
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罪,直接击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