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忙,没时间!”2000年,辽宁一对夫妇借7万元送女儿出国留学,不料女儿毕业

酸酸甜甜小苏 2025-04-21 23:27:55

“工作忙,没时间!”2000年,辽宁一对夫妇借7万元送女儿出国留学,不料女儿毕业后却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没和家里联系过。20年后父母双双患癌,临终之际得知女儿飞黄腾达想要见一面,却遭到无情拒绝...... 夏日的午后,大连旅顺一间老旧的平房内,曹肇纲手颤抖着翻看着一本泛黄的相册,里面全是女儿曹茜从小到大的照片。照片中的曹茜大多留着利落的短发,笑容灿烂,从幼儿园到大学,一路都是家里的骄傲。 "医生说我的癌症已经到了晚期,能活多久真不好说了。"曹肇纲的声音有些颤抖,"我和她妈妈只有一个心愿,就是能在临终前见女儿一面。" 2021年,命运给这对年过花甲的老夫妇带来了沉重打击——曹肇纲和妻子刘玉红先后被诊断出患有癌症。面对生命的倒计时,他们心中只有一个执念:再见女儿曹茜一面。但令人心碎的是,他们的女儿曹茜自2003年后便与家里彻底断绝了联系,如同人间蒸发一般。 "我们上哪去找啊?德国那么大,语言也不通。"刘玉红望着墙上贴满的女儿从小学到高中获得的各种奖状,眼中满是泪水。那些泛黄的奖状见证了曹茜优异的学习成绩,也见证了这对父母对女儿的无限期待。 时间回到1979年,当刘玉红抱着刚出生的女儿曹茜时,夫妻俩怎么也想不到,多年后会落得这般境地。"从小我们对她是百依百顺,什么家务活都不让她干。"曹肇纲回忆道,"就希望她能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 而曹茜也确实没让父母失望。从小学到高中,她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心目中的榜样。1998年,她顺利考入辽宁师范大学,父母原本期待她毕业后能在家乡找份稳定的工作。 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2000年。那一年,大三的曹茜突然提出想去德国留学。"一开始我们也犹豫,但看她那么坚决,我们只好支持。"曹肇纲说。为了凑齐女儿留学的费用,夫妻俩走遍了亲朋好友,东拼西凑借了7万元,全部给了女儿。 在送别女儿的机场,夫妻俩眼含热泪,不断叮嘱女儿要照顾好自己。"真希望能陪她一起去,但是我们做不到。"刘玉红叹息道。谁知道这一送别,竟成了21年的生死两茫茫。 带着对女儿深切的思念,2021年,他们通过媒体发布了寻女视频。视频中,两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含泪讲述着女儿失联的经历,他们不求女儿回国,只想知道她是否安好。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许多热心网友和德国留学生都伸出了援手,尝试帮助他们寻找女儿的下落。 德国的航班降落在柏林机场,载着满怀憧憬的曹茜和父母倾尽所有的希望。那是2000年的夏天,二十出头的曹茜踏上了这片陌生的土地,开始了她的留学生涯。 初到德国的日子并不轻松。曹茜先是在柏林度过了两年的语言班学习,随后又补习了一年的文化课程,直到2003年才正式进入汉堡大学深造。这期间,与家里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稀少。 "刚去的时候,她偶尔还会打电话回来,说说在外面打工的事,或者聊聊学校的情况。"曹肇纲回忆道,眼神中透着思念,"但是渐渐地,电话越来越少,通话时间也越来越短。" 三年间,曹茜只给家里寄过两封信。第一封信里,她提到自己在餐厅兼职的辛苦;第二封信简单讲述了她的学业进展。而在为数不多的电话联系中,谈话内容几乎都围绕着一个主题——要钱。 "每次打电话都是要钱,我们也理解,国外生活费高。"刘玉红抚摸着手中唯一保存的女儿从德国寄回的明信片,声音低沉,"只要孩子过得好,我们省吃俭用也愿意。" 2003年,非典疫情席卷全球。那年春天,曹茜给家里打了最后一个电话,此后便如同人间蒸发,再无音讯。这一失联,竟是漫长的21年。 曹氏夫妇通过各种渠道尝试联系女儿——拨打她留下的电话号码,发送信件到她曾经的地址,甚至联系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和曹茜的大学同学。然而,所有的努力都如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 而在家中,为了还清送女儿出国所借的外债,这对老夫妇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我们家冬天都不敢开暖气,穿着厚衣服省钱。"曹肇纲指着家中陈旧的家具说道,"能省则省,就这样靠低保一点点把债还清了。" 直到2021年,当两人双双患癌,媒体的报道终于引起了社会关注。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同情和帮助。其中,一些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积极参与寻找曹茜的下落。 "有个留学生告诉我们,说找到了我女儿的消息。"曹肇纲激动地说,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说她在德国已经拿到了博士学位,现在是大学教授,还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家庭。" 这个消息对老两口来说,既是欣慰又是痛苦。女儿事业有成,生活幸福,这本该是他们最大的安慰。然而,为何不愿与家里联系?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他们心头。

0 阅读:69
酸酸甜甜小苏

酸酸甜甜小苏

酸酸甜甜小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