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个毕业于耶鲁大学的高材生,毅然决然的放弃百万年薪,选择回国扎根湖南乡村,拿着1450元的月薪,成了一名大学生村官。没想到几年后,这个村子却因为他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2017年2月8日,央视"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盛典"的灯光下,一位身材瘦削的年轻人走上领奖台。颁奖词回荡在会场上:"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你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时节。"这位被评为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年轻人,就是秦玥飞——一位耶鲁大学毕业生,一位月薪只有1450元的大学生村官。 2011年,32岁的秦玥飞刚刚从耶鲁大学毕业,拿到了政治学和经济学双学位证书。和大多数耶鲁毕业生一样,他可以轻易地在美国收到跨国企业、财团的offer,拿到百万年薪的工作。但他的同学们都没想到,秦玥飞却选择了回国,报名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 "我必须得了解,我自己国家的最普通的老百姓,他们的生活当中有什么样的酸甜苦辣,有什么样的喜怒哀乐,然后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去改变,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这是秦玥飞心中的信念,也是他放弃高薪工作,选择回国的初衷。 坐着绿皮火车,秦玥飞来到了湖南衡山县贺家山村。乡政府领导骑着摩托车,载着他颠簸在乡间小路上,终于抵达了这个有800多村民、200多户的小村庄。当看到自己只有10平米不到、潮湿阴冷的宿舍时,秦玥飞傻了眼:一张行军床,一个老旧的柜子,一张破旧的桌子,房顶铺着瓦片,有几处还用蛇皮袋挡着漏水,窗纱上有破洞。 初来乍到,秦玥飞还保持着城市青年的习惯。一大早,他就拿着洗漱用品去洗澡,热情地和村民们打招呼。谁知道,下午村里就传开了流言:"这个大学生村官,嫌咱们这脏,早上还洗澡,真浪费。"被村民们议论的秦玥飞意识到,要想融入村民,必须先改变自己。 领导临走时送给他的那双解放鞋,此时才显示出它的用意。秦玥飞脱下了运动鞋,穿上了解放鞋和旧裤子,尽量找朴素的衣服穿。为了和村民们更好地交流,他甚至学会了抽烟,习惯性地把烟别在耳朵上。看到村民们在田间闲聊,他会毫不犹豫地坐在泥地上,用不熟练的方言加入其中,也不管泥土会粘在衣服和鞋子上。 渐渐地,村民们开始接受这个"耶鲁哥"。有人请他修电器,虽然不是学理工科的,但他还是尽量在网上查询资料帮忙解决;有人请他给孩子辅导功课;还有人邀请他到家里吃饭,那些普通的家常菜,他总是吃得津津有味并连声称赞。 在贺家山村担任村官的三年里,秦玥飞只回了两次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村庄的建设中。当他走访村民时,发现这里最大的问题是灌溉条件极差。村里只有一条十几年前修建的水渠,早已破败不堪。每到干旱时节,300亩良田因无法灌溉而让村民们愁眉不展。 "财政没钱,那就自己想办法。"秦玥飞脱下平日里的解放鞋和破洞牛仔裤,换上皮鞋衬衫,前往北京寻找曾经的同学"拉赞助"。此时的他已经黑瘦许多,头发很长,如果不是他开口,谁也想不到面前这个人是耶鲁大学的高材生。通过朋友引荐,他见到了不少企业老板和高管,最终筹集到15万元,帮助村民修好了水渠。几百亩良田得到灌溉后,村民们都很高兴,纷纷称赞"耶鲁哥"是好样的。 秦玥飞并没有止步于此。他发现村里老人多,却没有养老院;教学设施落后,孩子们缺乏了解外面世界的渠道。再次踏上北京之路,他四处奔走,筹集了80多万的善款。他不仅帮村里的留守老人修建了养老院,还结合老人"闲不住"的特点,专门找耶鲁的同学设计了田园式养老院,里面有鱼塘和菜园,既解决了养老问题,又让老人们有事可做。同时,他在学校建立了信息化教室,买来电脑,拉上网线,让村里的孩子们能够看到外面的世界,开阔眼界。 2013年,秦玥飞因出色的工作表现,获得了湖南省政府授予的"一等功"奖励和共青团湖南省委授予的第十五届"湖南青年五四奖章"。同年8月,他被评选为湖南"最美村官",10月又被评为CCTV"最美村官"。颁奖词这样评价他:"喝洋墨水,走乡村路,身怀梦想,脚踏实地的耶鲁哥"。 村官任期满后,组织想要提拔秦玥飞,但他婉拒了这个机会,选择去更偏僻的白云山村继续担任村官,依然拿着1450元的月薪。在白云山村,他一一走访了全村258户村民,发现孩子们上学很困难——从村里到县城只有一条只能容纳一辆车通过的乡间小路,开车需要半个多小时,步行则要三个多小时。秦玥飞再次奔走募集资金,购买了10辆校车,解决了孩子们的上学问题。 在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过程中,秦玥飞逐渐意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了解到白云山村村民主要靠种植山茶树、榨山茶油为生,但由于只是初加工,每斤山茶油只能卖五六十元,大大浪费了深加工的价值。于是,他组织建立了村民合作社,帮助村民对山茶油进行深加工和品牌打造,开发出了护发等附加产品,极大地增加了产品价值。
1991年我中专毕业,被分配到县城的粮库,由于没有关系,也不懂主任研究研究背后的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