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美国现在对中国使的招,跟当年整垮日本用的手段一模一样!如今他们计划已

鹏天云光 2025-04-22 15:09:11

万万没想到,美国现在对中国使的招,跟当年整垮日本用的手段一模一样!如今他们计划已完成一大半,只要供应链彻底成型,美国根本不用动武,就能达成目标…… 但中国真能像日本那样被整垮吗? 先看日本当年怎么被坑的。80 年代日本经济起飞,汽车、电子横扫全球,美国坐不住了。 1985 年广场协议一签,日元两年内升值一倍,出口直接凉凉。日本企业扛不住,只能转向房地产和股市,结果泡沫吹上天,1990 年泡沫破裂,经济直接「死机」,整整 30 年没缓过来。 现在美国对中国用的是「组合拳」。第一步,玩汇率。虽然没直接让人民币升值,但通过贸易战加关税,变相削弱中国出口竞争力。 第二步,科技封锁。芯片禁令一出,华为、中芯国际直接被卡脖子,高端芯片断供。 第三步,产业链转移。嘴上说「去风险」,其实就是要把中国踢出全球供应链核心。台积电被迫去美国建厂,三星、LG 也跟着转移,想让中国变成「光杆司令」。 不过这次美国遇到硬茬了。中国和日本最大的区别,就是内需市场。日本当年消费占 GDP 不到 50%,中国现在虽然也低,但好歹有 40%,而且人口是日本的 10 倍。 换句话说,就算出口少了,国内市场也能撑住。更关键的是,中国产业链太全了,从袜子到光刻机,啥都能造。 越南、印度想接盘?没门!他们连个螺丝钉都凑不齐。 再看科技反制。美国禁芯片,中国反手就是稀土管制。镓、锗这些关键材料,中国占全球 90% 的供应。你敢断我芯片,我就断你稀土。 这招直接戳中美国痛处,他们的 F-35 战斗机、导弹制导系统都得靠中国稀土。现在美国到处找替代,蒙古、澳大利亚都试过,结果发现根本玩不转。 稀土加工技术中国垄断了几十年,其他国家连提炼都不会。 产业链转移更搞笑。美国逼着台积电去亚利桑那建厂,结果 2024 年亏损 32 亿,工人工资高得离谱,还招不到人。 中国,虽然低端产业往东南亚转移,但高端制造业反而在升级。新能源汽车、光伏、锂电池,中国占全球一半以上份额。特斯拉上海工厂产能比美国本土还高,宝马、大众也在加码投资。 产业链不是想转就能转的,得有配套、有人才、有市场。 美国这套组合拳,其实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对华关税让美国小企业叫苦不迭,一个卖行李箱的老板说,原来 100 美元的箱子现在卖 160 美元,客户都跑了。 芯片禁令导致全球芯片短缺,汽车、电子产品价格暴涨,美国通胀居高不下。 产业链转移更让美国消费者买单,越南制造的衣服比中国贵 10%,墨西哥产的家电成本增加 20%。 但最危险的还是「温水煮青蛙」。美国通过「友岸外包」把供应链转移到日韩、欧洲,表面上降低风险,实际上在构建一个排除中国的经济圈。 如果真让他们得逞,中国可能被孤立在全球产业链之外。不过中国也不是吃素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占比已经超过 30%,RCEP 协议让东盟成了中国最大贸易伙伴。 就算美国想脱钩,也得问问这些国家答不答应。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能不能顶住压力?日本当年被整垮,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政策失误。 广场协议后,日本央行疯狂降息,吹大资产泡沫,最后不得不暴力加息,直接把经济搞崩。 中国吸取教训,货币政策稳得一批,房地产调控提前动手,虽然阵痛难免,但至少不会重蹈覆辙。 不过挑战依然存在。科技自主创新需要时间,产业链升级也不是一蹴而就。美国现在就像当年的日本,想用金融手段搞垮中国,但中国有 14 亿人口、完整工业体系和全球最大消费市场,这是日本当年没有的底气。 这次中国能顶住吗?答案或许就藏在每一个加班的工程师、每一家崛起的科技企业,还有每一个为国产货买单的消费者身上。 中国社会科学网——《美国在几个重要经济领域对华遏制的新举措综述与应对》

0 阅读:6
鹏天云光

鹏天云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