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中国当筹码,换美国减税!特朗普开出毒丸条款,想逼第三方中立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特朗普的要求很简单,只要你出卖中国,联合美国,共同对中国加征关税,就能获得美国的减税优惠。这摆明了,是逼迫中立第三方,在中美之间搞“二选一”。要么,站在美国的一边,要么,站在中国的一边,不许在中美两边通吃了。为什么特朗普要植入这种“毒丸条款”?中国有何策略应对?哪些国家可能屈服于特朗普的威逼利诱?
特朗普搞“毒丸条款”,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他无牌可打了。光靠美国一己之力,特朗普根本压不住中国。在中美贸易谈判中,美国也占不到一丝一毫的便宜。可这场关税战,特朗普拖不起了。美国内战已经是怨声载道,民主党也准备大规模反扑了。因此,为了增强自己手里的筹码,特朗普只好绑架中立第三方,联合施压中国。
二是,特朗普想倒逼美国制造业回流,减少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在拜登时期,美国主推的是“近岸制造”战略。也就是把美国制造业,迁移到墨西哥。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减少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又能提高美国对墨西哥的控制力。但特朗普一上来,就推翻了“近岸制造”战略,而要主推“本土制造”。因为“近岸制造”的本质,就是中国对美转出口贸易。无论墨西哥,还是越南,都不具备完整产业链,它们不过是把中国零部件,组装一下,贴个墨西哥或者越南的标签,重新输出美国罢了。
要阻断“中国对美转出口贸易”的链条,就得逼迫中立第三方,协同美国,一起对中国加征关税。
那哪些国家可能屈服于特朗普呢?第一个就是加拿大!加拿大刚拿下中国的石油大单,对华石油出口量攀升出730万桶一个月,创造历史新高。可转头呢?加拿大总理卡尼就把中国描述成“加拿大所面临的最大威胁”!这岂不是吃饭砸锅吗?为什么卡尼突然变脸呢?原因很简单,他想通吃中美。私下里,抢了美国的对华石油出口生意。口头上呢?再通过批评中国,抹黑中国,向美国献媚,以换取特朗普的网开一面。
第二个则是日韩两国。像韩国,根本就没有完整的独立主权。它的外交政策受美国所深度操控。而日本呢?则是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在拜登时期,美日韩就组建了芯片联盟,共同围堵中国。而且, 在特朗普对中国船舶征收额外的“进港费”,也让韩国造船工业坐收渔翁之利。
第三个就是欧盟了。欧盟不会全面倒向美国,但保持高度摇摆,两面通吃的可能性更大。中欧关系需要在风浪之中前行,也十分考验双方的战略定力。
其实最稳定的,反而是东盟。因为东盟与中国相互为彼此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共同利益深度捆绑,这是美国所无法拆散的。
那中国应该如何应对呢?就一个原则:对等反击。谁伤害中国,中国就伤害谁。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怂,越需要枪打出头鸟,还得打痛它。谁敢第一个“联美抗中”,就把它打成反面教材。唯有如此,才能震慑其他的中立第三方,也会让其他国家更加珍惜与中国的友谊。
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也得不到尊重。与虎谋皮,终将落入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