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国逼着签新广场协议,石破茂派团访华带来亲笔信,强调四个字

环球新动向 2025-04-23 14:13:28

援引环球网4月22日消息,日本公明党党魁齐藤铁夫率领的代表团悄然抵达北京。这场访问的背后,是日本首相石破茂在中美两大国之间的艰难抉择——当特朗普政府挥舞着“新广场协议”的大棒步步紧逼时,东京正试图通过北京打开一条突围之路。4月18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国会听证会上披露,美国不仅要求日本扩大进口美国汽车、牛肉、大米等农产品,更要取消关税以外的“非关税壁垒”,特朗普特别强调,对日贸易逆差要缩减至零。野村综合研究所的模拟结果显示,若美国“对等关税”全面落地,日本GDP将暴跌0.59%,相当于蒸发掉一个广岛县的经济体量。 这一幕与1985年的“广场协议”何其相似。当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议,日元大幅升值导致经济泡沫破裂,日本陷入“失去的30年”。如今,特朗普的要求更狠:不仅要求必须将对日贸易逆差缩减至零,还要彻底改写日本的产业结构。日本汽车业巨头丰田的高管私下透露,美方甚至要求日本车企将30%的产能转移到美国,这无异于掏空日本经济的心脏。

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石破茂政府陷入两难。一方面,美国是日本唯一的安全盟友,驻日美军基地承载着日本70%的国防需求;另一方面,中国占据日本贸易总额的20%,仅水产品和牛肉两项就涉及120万日本农户和渔民的生计。《日本经济新闻》的社论悲观预测:“刚熬过‘失去的30年’,日本或再开启‘跌落的50年’。”4月21日,东京首相官邸,石破茂将一封密封的信件交给齐藤铁夫:“务必亲手交给中国领导人。” 信中,石破茂用毛笔写下“共存共荣”四个汉字,恳请中国重启日本水产品和牛肉进口。他深知,这是日本经济能否喘息的关键——中国市场每年消费的日本和牛占其出口总量的67%,而福岛核污水排海事件后,中国的进口禁令已让日本渔业损失超2000亿日元。在与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的会谈中,齐藤反复强调“不同于政府间的角度”,试图以民间对话的姿态软化中国立场。但中方的回应冷静而坚定:“重启进口需以科学检测为前提。”第二轮检测结果将于月底公布,这让日本朝野上下悬着一颗心。 日本公明党党魁齐藤铁夫 与此同时,日本外务省正在秘密协调石破茂的访华计划。知情人士透露,首相希望在G7峰会前访华,以争取中国在贸易谈判中的支持。但这一计划遭到美国驻日大使的公开警告:“任何损害美国利益的交易都将付出代价。”日本代表团的到来,恰逢中日关系微妙时刻。2024年,双方曾达成水产品恢复出口的协议,但中国以“进一步检测”为由暂缓执行。 此次齐藤访华,特意带来日本水产厅最新的放射性物质检测报告,数据显示福岛周边海域的三文鱼辐射值已低于欧盟标准。但中国消费者对核污染的担忧并未消散,电商平台上“抵制日本海鲜”的话题阅读量超过50亿次。日本当前面临的两难困境,本质是其“经济巨人、政治侏儒”的结构性矛盾的爆发。尽管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但日本在安全上完全依赖美国。这种“政经分离”的模式在中美对抗加剧的背景下愈发脆弱。

前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在《外交时报》撰文警告:“如果被迫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日本将失去一切。”石破茂的亲笔信能否换来中国的实质性支持?日本能否在中美夹缝中找到生存之道?答案,或许就藏在那封带着墨香的信笺里。

0 阅读:543
环球新动向

环球新动向

环球新动向,让您第一时间掌握全球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