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传承奇方,专门调控糖尿病,清热泻火、益气生津 在现代社会,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困扰众多人群的慢性疾病。不过,您或许不知道,虽然 "糖尿病" 是现代医学的病名,但在中医浩瀚的典籍中,早已有与之相关的记载。中医称之为 "消渴症",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里,就记载了一个针对消渴症的经典方子 其方由知母、石膏、甘草、粳米、人参组成,对于胃热炽盛、津气两伤引发的糖尿病,有着出色的调控效果。那么,什么是胃热炽盛、津气两伤呢?它的症状具体表现为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针对这种情况 这个基础方就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了。 石膏性辛甘大寒,擅长清热泻火、除烦止渴,能使热邪从体表散发出去;知母苦寒且质润,既能清除肺胃之热,又能滋阴润燥;炙甘草和粳米可以益胃生津、和中泻火,在清热的同时,避免药物过于寒凉损伤脾胃;人参则能益气生津,增强滋补津液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同达到清胃热、恢复津气平衡、缓解口渴口干等不适症状的效果。 这仅是一个基础方,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和症状进行辨证加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辨证用法: 1、如果患者心烦意乱、口干口渴、多饮多尿且舌质红,可加入生地、天花粉、鲜石斛、鲜芦根; 2、若患者易饥多食、身体消瘦、喝水多、小便赤短、大便干燥且舌苔黄,可去掉粳米,加入熟地黄、生地黄、天花粉、玉竹、鲜芦根、黄连、麦冬; 3、当患者出现尿频量多、尿液混浊如脂膏、尿甜、口干头晕、消瘦、腰腿酸痛、舌质红少津等症状时,加入龟板、知母、黄柏、玄参、生地黄、麦冬、天花粉、玉竹、桑叶、五味子、山萸肉、枸杞子 中医辨证论治,一人一方,切不可盲目用药。
要放弃得了糖尿病的弟弟吗?[汗]
【5评论】